創科新引擎
第三集

已複製連結
國家航天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香港很快也有航天員會參與太空任務。創新科技署副署長哈夢飛︰「我們的創科團隊,還會自行研製衛星。」
容啟亮教授團隊於2013年,已參與國家探月任務,期間還研發了表取採樣執行裝置,為嫦娥六號於去年到月球背面收集土壤。
香港理工大學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航天事業是跨領域研究,除了可助力國家完成任務,更可應用於地球上,例如理大的手術機械人,以及微型注塑機。香港歷來都是匯聚東西方人材的地方,我們樂見政府積極支持發展航天科技。」
去年9月成功發射的,「香港青年科創號」地監測衛星,便是由創新科技署資助,探測香港及鄰近區域的環境及地理資訊。這些資訊於防災、環保,以及經濟發展上均非常有用。
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馬培峰教授︰「我們這次搭載的是一顆亞米級分辨率的光學相機,還有高性能的算力載荷,它實現了高分辨率的對地觀測成像。同時我們也是在衛星上,首次部署了AI 大模型,那麼它可以將數據處理的速度,提高數十倍甚至百倍。」
哈夢飛︰「創新科技署亦於InnoHK 研發平台,成立了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聯合本地及海內外航天技術專家,研發能夠於月球極端環境下操作的多功能機械人。」他們會參與2028年嫦娥八號任務,希望藉此提升香港航天科研與工程能力,貢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