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被禁招收國際學生現正就讀海外生須轉校或離境 校方批政府違法

發佈日期: 2025-05-23 09:00
国际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美國頂尖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即日起,被當局禁止招收國際學生,現正就讀的海外學生必須轉校或離境,預料該校多達四分之一學生受影響。校方就批評特朗普政府違法。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在本月初,獲南達科他州一間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後,她周四去信哈佛大學,指即日起禁止校方招收非移民簽證的國際學生,意味校方不能再招收持有學生簽證,或交流訪問者簽證的海外學生。

至於目前在哈佛就讀的海外學生亦要轉校,否則會在美國喪失合法地位,當局亦不排除強制相關學生離境。

諾姆強調,美國高等學府招收國際學生,收取高昂學費,是特權而不是權利,由於哈佛大學屢次違反聯邦法律,助長校園暴力及反猶太主義,已被撤銷這項特權。

哈佛大學發表聲明,指責當局採取違法的報復行為,或會損害校方學術及研究使命,以至損害美國社會。校方強調海外學生和學者,為校方及國家作出重大貢獻,校方將致力維護招收國際學生及訪問學者的能力,並盡快支援相關校方人員。

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常春藤聯盟名校之一的哈佛大學,根據校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秋季學期,國際學生佔哈佛總學生人數逾兩成七。校方又指,目前招收近6,800名國際學生,他們及學者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及地區。

早前美國多間高等學府的學生就加沙局勢表達意見,亦有親巴勒斯坦人學生在校園示威,部分示威甚至演變成衝突。特朗普政府就表明不會容許反猶太主義。

諾姆早前曾指示哈佛大學,提供其國際學生簽證持有人涉及「非法及暴力活動」詳細紀錄。聯邦政府又指示哈佛大學改革校政,包括取消多元包容政策,以及改變收生政策等。

不過哈佛大學拒絕遵從,質疑相關要求不合法,結果哈佛遭政府施壓,包括凍結22億美元聯邦資金、6,000萬美元多年期合同款項等。哈佛大學已提出訴訟,正尋求法官駁回政府相關決定。


【延伸閱讀:美國哈佛大學】

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創建於1636年,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是美國殖民地時代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由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大會與總法院設立,原名新學院(New College),最初旨在培訓清教牧師,1639年以首位捐助者約翰‧哈佛命名,他捐贈了自己圖書館和一半財產。

哈佛從最初僅有九名學生和一名教師,逐步從宗教培訓,變為18世紀的領先文理學院,採納了更廣泛的課程,強調理性和科學,成為美國啟蒙運動中心。19世紀引入選修課程、專業學院(如法律和醫學),並轉型為現代研究型大學。

哈佛現時擁有12個可頒授學位的學院,包括法律學院和醫學院等,擁有530億美元的全球最大規模校務基金,以及超過23,000名多元化的學生。

美國開國元勛、第二任總統阿當斯,老羅斯福、小羅斯福,以至二戰後的約翰甘迺廸、喬治布殊和奧巴馬,共8位美國總統皆為哈佛校友。

哈佛有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匯聚為校務基金。截至23/24財政年度,估值有532億美元,為全球最大的大學校務基金。校務基金支付哈佛各項工作,包括助學金、教職員薪金、研究和校園運營。

上個財政年度,基金總營運收入達65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百分之6 (3.75億美元),主要來自聯邦撥款、學費、贊助研究和慈善捐贈,同期營運支出增長百分之9 (5.15億美元),達64億美元,主要因薪酬成本、IT投資和校園保養費用增加,令大學營運盈餘減少。

哈佛去年宣布發行16.5億美元債券,以籌集資金,債務亦增至78.5億美元,創近年新高。

至本月,哈佛拒絕特朗普政府要求改革校政,包括取消多元包容、禁戴口罩等,遭凍結逾20億美元聯邦資金,佔哈佛年收入百分之34。哈佛須採取臨時措施,如暫停教職員招聘和審查非必要支出,同時計劃再借入7.5億美元應稅債券,提升流動性。

資料來源:美國哈佛大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