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檔案|食肆結業帶動空置率回升

發佈日期: 2025-04-19 10:00
星期日档案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有工商舖物業代理去年公布報告,四大核心地區,即銅鑼灣、尖沙咀、旺角及中環,第三季共錄得874間吉舖,創三年半以來新高。報告分析,食肆結業是帶動空置率回升的其中一個原因。

這間茶餐廳在油麻地開業九年,老闆娘琳琳指,在經濟前景不明朗、北上消費的熱潮下,營業額較以往下跌近四成,加上業主要加租,所以決定在租約期滿後,不再續租。

琳琳指出:「我們試過中午11時半開門,接著到了差不多12時半,或是1時半的時候,才有一、兩桌客人進來。我這間餐廳已經被三餸飯包圍,前面三間,後面兩間。」

根據食環署數字,2024年全港有大約12,700間食肆,持普通食肆牌照,與2023年相比,減少120多間。

香港餐飲業聯會主席楊振年表示,踏入2025年,食肆前景亦不樂觀。

香港餐飲業聯會主席楊振年認為:「最大打擊的反而是中式餐飲,我們背負著『三高』,高租金、高工資、食材亦貴了,我覺得現在的消費者對價錢很敏感。」

香港餐飲業聯會副主席林國亮,本月初在上環開了一間主打上海菜的新舖,誰知新開業便遇上關稅戰,不利因素讓食肆經營雪上加霜。

香港餐飲業聯會副主席林國亮稱:「星期二的下午,這裡最多只坐到一半客人。當日有客人來買外賣,他說股市跌了三千點,那裡還有心機出來吃,出來吃怕被上司責備。」

除了股市震盪,他更擔心舖頭附近幾間兩餸飯店,會分薄生意。

林國亮說:「它們賣得很便宜,賣32元、38元,我們基本上是雙倍價錢。很多人,女士穿套裝,男士穿西裝,打領帶,排隊買兩餸飯。」

林國亮唯有寄望,市場消化了關稅戰的影響,生意會慢慢有好轉。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