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促盡快落實收緊高齡司機體檢措施 業界倡聚焦測試反應等關鍵項目
發佈日期: 2025-08-07 18:50
港澳



近日社會再次關注高齡商用車司機的潛在風險,有議員促請政府盡快落實收緊高齡司機身體檢測的措施。
一名菲律賓籍遊客星期二被一輛的士撞倒死亡。家屬到葵涌殮房認屍。事發在荃灣如心酒店門外,涉事80歲的士司機報稱事發時頭暈。
事件引起社會關注高齡司機的潛在風險。業界承認司機平均年齡不輕,有兩至三成的士司機是65至70歲,七成小巴司機介乎60至75歲。
智慧出行聯合商會主席周國強表示:「小巴司機大部分以前駕駛巴士、旅遊巴,甚至保母車,他不做才走過來做。的士就是自由工種,所以是上年紀的人駕駛,他可能每天賺200、300元,夠租(車)的話,可能3、4小時就收工。」
運輸署統計,去年近3萬宗交通意外,涉及65歲或以上的駕駛者有3,743人,當中的士及小巴司機,分別有1,592人及499人。
目前70歲或以上的司機,續牌要每年提交體格檢驗證明,業界建議可聚焦測試關鍵項目。
周國強說:「司機本身的反射(動作)、反應、手腳活動、聽覺及視覺,我覺得如能在這些重點觀察,會是好事。」
政府前年曾建議,將「一年一檢」規定年齡降至65歲,並增加檢查項目,但至今仍未正式修訂。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隨網約車監管框架出台,當局應盡快落實建議。
實政圓桌新界西北議員田北辰指出:「因為網約車司機跟的士司機一樣,都是駕駛商用車載客的,始終覺得改了年紀(限制),一定要有最高工時,至少不用辛勞過度,集中力、注意力,一個人年紀大,怎會不退化的?」
他促請當局盡快在今年再提交立法會審議修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