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八日內黑雨警告四度生效 專家指暴雨時間長因本港地形有利
發佈日期: 2025-08-05 18:33
港澳



八日內第四次發出的黑色暴雨警告,打破歷來一年內發出最多黑雨的紀錄。有氣象專家認為,暴雨持續長時間,因近期高空氣流活躍,而本港地形亦有利暴雨發展。
新一輪暴雨由周一晚開始,天文台晚上9時45分發出黃雨,不足一小時後改發紅雨,到晚上11時45分改發黑雨。
雨勢一度減弱,凌晨改發紅雨及黃雨,黃雨維持到清晨5時20分,第二個雨區來到,再度改發紅雨,半小時後,今年第四度發出黑雨。
雷達圖像見到,多條強雷雨帶凌晨起,持續由西南向東北方向移動,雨帶在清晨匯合成一條長雨帶,向東面移動靠近本港。
由凌晨起計,多區雨勢達140毫米或以上,西貢、九龍東及港島雨勢更大,累積雨量達200至300毫米,天文台總部雨量更打破紀錄。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蔡振榮說:「截至下午兩時,天文台總部今日已錄得355.7毫米的雨量紀錄,打破自1884年以來,八月份單日雨量最高紀錄。」
有氣象專家認為,長時間暴雨的情況不算罕見。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譬如高空有輕微擾動,再高層即10多公里上空,有所謂擴散的現象,氣流向四方八面走,可以扯起地面空氣向上升,這是暴雨形成重要的機制。當西南氣流撞到大嶼山山脈時,就會有較強的雨帶就地發展。當氣流去到大帽山、大老山、飛鵝山,亦會有就地發展的情況。」
八日內發出四次黑雨,都在深夜或清晨發出,是否巧合?
梁榮武指:「因為晚上陸地降溫較海面降溫快,所以形成溫度差異,一股氣流西南季候風向北,另一股氣流因為溫度差異,而引起陸風由內陸吹下來,兩股氣流相遇,就會在沿岸產生更大暴雨,今早看到強雨帶都在岸邊,可能跟這機制有關。」
暴雨警告1998年3月設立,過往一年最多都只是發過三次黑雨,分別是2000年及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