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明報:打造韌性防洪城市/大公:科學防疫有效應對基孔肯雅熱
發佈日期: 2025-08-05 06:19
港澳



明報社評:暴雨存在較大隨機性,意味任何「超前部署」,都有出錯風險,當局充其量,只能按或然率高低去下判斷。但如果沿用一貫做法一等確定暴雨來襲才發警報,結果每每都是「倒瀉籮蟹」,通勤繁忙時間尤其如此。
當局需要讓公眾明白以現時科技無法準確預測暴雨,不同應對模式各有局限,至於哪種做法較佳,如何處理較好,某程度只能靠經驗累積。
大公報社評:近日香港發現一宗基孔肯雅熱個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各部門迅速採取行動,香港有嚴密的蚊患監察機制,有應對蚊媒疾病的豐富經驗,加上市民警惕性高,蚊患是完全可控的。科學防疫、理性應對,香港市民毋須過於憂慮。
香港是亞熱帶地區,夏日雨水多,易生蚊患,作為國際化都市,輸入病例風險也一直存在,但得力於成熟的公共衞生監察,病例追蹤和風險評估系統,香港在防控蚊患方面有着豐富經驗,多次有效控制登革熱、瘧疾等蚊媒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