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弱勢家庭學童生活品質顯著較低更易抑鬱及焦慮 促請政府加強支援
發佈日期: 2025-05-04 17:13
港澳



有團體調查發現,來自弱勢家庭的兒童及青少年,生活品質顯著較一般家庭低,可能更易出現抑鬱及焦慮等健康問題,促請政府加強支援。
17歲的Keely在單親家庭成長,家裡無錢供她報讀補習班,只能靠上網看影片學習,明年要應考文憑試(DSE),她表示壓力越來越大。
學生Keely說:「別人接受的教育較好,眼界寬闊點、知識多點,公司可能爭相聘請。」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委託中大社會工作系,去年3月至今年2月,以問卷調查近600名5至20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發現來自劏房戶和新移民等弱勢家庭的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生活品質較差,其中在生理健康、經濟資源的評分,顯著較一般家庭的青少年低。
調查發現,校園欺凌、學業成績欠佳等因素,亦令弱勢家庭學生更容易出現抑鬱或焦慮。
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崔佳良表示:「家長的期望很高,有研究指,越貧困的家庭都希望小朋友透過學習脫貧,寄予厚望;與此同時,現實很殘酷,沒有資源補習或購買書籍,對提升學習有阻滯。」
團體促請政府加強支援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實現更包容和公平的成長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