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投資者拖延舊樓維修近10年 一人拒付全座被控?
發佈日期: 2025-05-04 09:01
港澳



有舊樓的業主立案法團指,因為投資者不肯集資,無法為樓宇開展維修工程。有議員認為,舊樓數目會繼續上升,政府有需要介入。
黃太住在灣仔一座唐樓。2012年,這個頂層單位連天台被投資者收購後,單位一直無人打理,漏水問題更蔓延至她的單位,困擾她十年有多。
業主黃太說︰「我覺得好像一個計時炸彈,在我樓上。」
多年來,黃太聯絡過天台業主,對方說天台深層防水層是公用部分,應該全座大廈一同湊錢維修。她於是聯絡其他業主,部分人又認為天台漏水與自己無關,結果十年都無法維修。
黃太指出:「現在是我們這邊天台漏水,不是對面單位樓上天台漏水。他覺得他那邊沒有漏水,為甚麼他要湊錢呢?」
潘女士是土瓜灣一座唐樓的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因為找不齊全部業主湊錢,大廈同樣無遵從驗樓令和消防令,更曾經被政府告上法庭,結果所有業主要一齊罰錢。
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潘女士稱:「不需要任何解釋,他都不理會你說你這邊肯做,那邊不肯做,他不會,總之一起罰,這樣對我們就很不公平了。」
屋宇署指,截至2024年底,有2,900幢大廈逾期未遵從驗樓通知書,但只有320幢被檢控。70宗罪成的個案中,平均罰款2,636元,最高罰款36,580元。
有區議員說,很多時都是一名業主不肯付錢,就全部業主一齊被控。
九龍城區議員關浩洋表示:「法理基礎是這樣,雖然感官上那班肯付出的,很不公道,但我們只能夠去到上庭那一部分,我們為他們寫(求情信),令法官知道這班業主曾經付出過、努力過。」
屋宇署去年9月指,如果接獲舉報,有釘子戶等業主不合作,以致大廈未能遵辦驗樓令等,會考慮檢控個別業主。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長遠應該對症下藥。
民建聯香港島東議員梁熙說:「針對性向一些『落釘』的人士或者公司發展商,是向他們精準地發出告票,也去處罰他們。就著一些不配合的業主,管理好這些業主,都是我們政府的責任。」
屋宇署最新回應指,已就一幢大廈的其中兩名業主提出檢控,正等候法庭聆訊。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