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室|小心碰撞 可致腦損傷
發佈日期: 2025-04-28 20:15
港澳



做運動時不小心撞傷頭部,不少人以為沒有不適就不為意,但醫生提醒,這有可能因腦內壓力未急升,才沒出現急性徵狀,所以事後仍需繼續留意,一旦發現不適就要及早求醫。
今年59歲的蘇先生,去年有一次做運動時,頭部不小心碰到牆壁,當時沒明顯不適就沒有理會,但兩星期後開始出現病徵。
蘇先生指出:「頭昏腦脹的感覺出現,經常想睡覺,頭部也覺得脹脹的,我心想好像有點不妥,這樣(脹痛)持續,再過多兩個星期,開始有其他問題出現,包括手震,有些很明顯的手震情況。」
創傷性腦損傷,分為急性和慢性腦損傷。急性腦損傷,是指腦部受創後,腦內壓力急劇上升,患者在短時間內會出現頭痛、嘔吐,甚至半身癱瘓、昏迷的病徵。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秉康表示:「慢性的積血,以長者居多,可能是五十歲以上的人,出現機率比較多,大腦本身有些退化,令頭顱骨和大腦間的虛位較多,血水在那裡慢慢積聚,可能撞傷後四至六個星期,血水才會積存得比較多,病徵才慢慢再出現。」
醫生表示,手術主要處理創傷後的併發症,意外對腦部的傷害始終不易逆轉。
黃秉康稱:「很多時候我們只可控制腦內壓力,避免因為顱壓過高,令到患者出現二次的創傷,但因創傷而被破壞的腦細胞,是很難修復。現在多了些新的藥物,可以修復腦部受損、可以改善腦部受損的情況。」
醫生提醒,一定要注意腦部的保護,尤其是長者,就算只是輕微的碰撞,已足以引發慢性硬膜底積血。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