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清讲楚】孙玉菡:有措施确保输入技工获永居权前从事相关工种
發佈日期: 2024-11-17 10:30
港澳



政府公布人力推算报告,人力短缺「重灾区」集中在技术人员,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称,明年中交代输入相关工人细节,有措施确保他们取得居港权前,都从事相关工种。
政府最新推算,2028年将欠18万人力,形容情况严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本台节目《讲清讲楚》称,推算已计现时抢人才及输入劳工的规模。是否代表未来四年,必须扩大输入劳工,或至少维持现有计划规模,如放宽了涉及输入侍应、收银等补充劳工计划。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说:「我当日指严峻,是针对熟练的技术工人,其他的,譬如以高端的工种,是缺乏的,但相对比例不是那么大,都只涉及几个百分点,但是这熟练的技术工人工种,我们欠缺百分之13、14,缺了6万,我觉得今天又不能那么快作定论,一定会如何应对。」
暂时可以作实的,他称是明年中就输入技术工人的新渠道交代细节。
根据计划,35岁以下技术工人,来港工作七年后,可申请为永久居民,为期三年,名额共一万个。所谓技术工人,局方曾举例包括升降机维修技工、司机等。是否变相用「居港权」吸引外劳?如何确保他们七年从事缺人工种?
孙玉菡称:「那7年的时间,一定有要求,能够确保从事所缺的工种,他取到永久居留权,那不能有这么多要求,的确不能强制他人只做一份工的,但他也做了7年了,我们相信大多数时间他会继续在那(岗位)发展,在机场内驾驶或是货柜码头担任特种的司机,有放进去的,但并不代表未来的1万名输入配额之中,是打算一定包括司机的,我们只是一些例子,我们看到十分欠缺的就是技工,不论是电、水的技工,以及将来若发展高端的制造业,香港就没有了(这类工人)。」
他认为香港人工较高,计划有一定吸引力,但仍要很努力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