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天文台最高录得34度 追平1980年录得最热「夏至」纪录
發佈日期: 2024-06-21 17:30
港澳



今日「夏至」,天文台下午录得摄氏34度,平了最热的「夏至」纪录。酷热天气警告及黄色工作暑热警告生效。有中医提醒市民,天气炎热可多食祛湿、清热食物。
炎炎夏日,艳阳高挂。下午各区普遍有33度,上水最热,达36.4度,大埔、元朗、沙田及打鼓岭均超过34度。市区最热的是黄大仙,同样超过34度,南区的赤柱最高也录得33.9度。
天文台最高录得34度,追平1980年最热「夏至」纪录。
曾同学说:「今天气温很热,现在不断流汗。」
他们选择去游泳池透心凉。
廿四节气中的「夏至」,日照时间全年最长,今天长达13.5小时,象征炎夏开始。
马先生指:「‘夏至’通常都会冬瓜煲汤,消暑解渴。」
顾先生表示:「夏天多饮水,特别是长者,尽量避免在太阳下。」
有中医指流汗多、影响胃口,建议尽量吃清淡又易消化的食物。
注册中医师徐泽昌指出:「有些利水祛湿的中药,例如薏仁、赤小豆、扁豆这类。另一方面清热食物其实也合适,例如炎炎夏日很热时,可以喝绿茶,但不要喝冻的,因夏天喝冻饮都伤身。很多时我们发现有些病人,那么热的天气,一进入冷气(地方),就打喷嚏流鼻水,有鼻敏感现象。」
他建议冷气维持在合适温度。日照时间长,日间消耗相对较多,亦应早点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