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颠覆政权案】戴耀廷承认控罪 16名否认控罪被告周四及周五裁决

發佈日期: 2024-05-28 19:0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港大法律学院前副教授戴耀廷,以及多个民主派前立法会议员等47人,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案,十六个否认控罪的被告,星期四、五一连两天裁决。

案件47名被告,当中31人,包括首被告、港大法律学院前副教授戴耀廷都承认控罪,16人不认罪,经过超过一百天审讯,即将裁决。

案情指戴耀廷2020年立法会换届选举前,提出透过机制协调民主派阵营,达至立法会「35+」,即议席过半,逼政府回应「五大诉求」。

戴耀廷指「35+」是「大杀伤力宪制武器」,提出「揽炒十步曲」,包括无差别否决政府拨款,根据《基本法》,《财政预算案》如果两次遭否决,行政长官就要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再否决《预算案》,特首就要辞职,可迫使中央宣布特区进入紧急状态,从而激起街头抗争,政府、社会陷入停摆,引来镇压后令西方制裁中国。

民主动力之后同意协助戴耀廷,在各区举行协调会商讨机制。戴耀廷推动计划时,称参加者需遵守共识,但不会公开或要求他们签署正式声明。

戴耀廷曾表示:「我们不会愚蠢到,自己制造一个藉口给当权者,来取消参与这计划人士的资格。」

但有「抗争派」联署并公开称为「墨落无悔坚定抗争」的声明书,明确「否决财政预算案」,「迫使特首回应五大诉求」立场。

六月中,民主动力开放初选报名,收到共52张名单。九龙东和新界西参与者自行附加「共同纲领」。审讯期间,透露这份「共同纲领」部分内容,与戴耀廷所说不公开的协调协议文件一致,各区协议文件列明「会运用」或「积极运用」否决权。

至于同样列为案中证据的「提名表格」,附带的声明列明,确认支持和认同由戴耀廷及区诺轩主导之协调会议共识,包括民主派「35+」、公民投票计划及其目标。

《港区国安法》2020年6月30日生效。转作控方证人的被告区诺轩作供时忆述,戴耀廷翌日WhatsApp参加者,指否决《财政预算案》应不犯法,「初选」会继续。

戴耀廷曾称:「国际亦看着我们今次的选举。就算结果是他最后取消所有人参选资格,但他亦要负上一些政治成本。」

政府官员之后公开指,组织、参与相关计划可能违法。

戴耀廷曾表示:「我见不到如何符合到《国安法》第22条所说的非法手段,这些全都是《基本法》赋予立法会的权力。」

初选在7月11至12日投票。港澳办、中联办发声明,严厉谴责戴耀廷为首的反中乱港分子和民主动力串通组织「初选」,目的是要推翻特区政府,夺取特区管治权,是公然挑战《基本法》和《港区国安法》。

到月底「初选」胜出者交表参选,多人遭撤销资格。政府亦以疫情为理由,宣布押后选举一年。

2021年初,警方国安处拘捕55人。47人遭落案起诉,大部分不准保释,还柙至今逾三年。

根据控方提出的控罪详情,被告威胁使用武力或其他非法手段串谋颠覆国家政权。包括煽动他人参选或不参选,谋划滥用当选议员职权,承诺当选后故意不履行议员职责,拒绝效忠特区和拥护《基本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