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窝附近2级浅层地震 工程师指建筑物按香港防风标准能应付地震

發佈日期: 2024-03-11 18: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大屿山近梅窝下午发生2级浅层地震,天文台指震感类似小型货车驶过,过百人报告感到震动。今次是近29年来,本港再有达震级2的地震。有工程师指,建筑物按香港防风标准,亦能应付地震。

地震的中心位置在梅窝、银矿湾附近山边,有居民指当时听到一些声音。

梅窝居民张女士称:「我在拉筋,在地板拉筋。我直觉觉得是打雷而已,但又不是很像,打雷有些尾声,‘隆隆隆隆’这样,那又不像,是震一震、真的地面震一震。」

梅窝居民李先生说:「觉得有一下东西砸在地上、很大声那样。人都不觉得有震,不会(担心有余震),家里物品都没动。」

震中附近的龙尾村仅约16间村屋,近山腰位置。有居民指,事发后见到有人员在附近了解情况。

地震下午1时22分发生,震中位于天文台以西约20公里,震源深度约十公里。烈度为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三度,即室内有感、类似小型货车驶过。

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林静芝指出:「香港并非在地壳板块边缘,与香港距离最近的地震带、最近的地方都有约600公里远。一些微地震可能是市民,人是感觉不到的,都可以的。」

今次是天文台自1979年设立短周期地震监测网以来,境内第九次地震,亦是第二次震央在陆地上。对上一次是2014年,大榄涌水塘附近1.8级地震。如果计震级,过往只有四次超过2级,大部分是在大屿山东部海域发生。

中大地球与环境科学课程副教授杨宏峰表示:「这次大屿山发生地震的周围,是有一些不同的断裂带,有一条非常明显的,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断裂带。尽管尺度不是很大,但一旦它们产生滑动的话,就会产生一些小的地震。」

香港并非在地震带,《建筑物条例》无指明抗震设计,但有专家指,法定抗风标准已能应付微震。

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会长卜国明指出:「香港楼宇设计可以抵御超强台风,(风速)超过200公里都没问题,整个结构物可以抵御横吹的台风,所以一般地震,横向、上下震动,我们楼宇设计没有问题。」

当局曾表示,即使7级地震,本港建筑都不会严重损毁。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