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署倡三区路牌改用新字体注入文化气息 有研究组织指新不如旧

發佈日期: 2023-05-07 18:17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路政署计划年内在中环、荃湾及大围,路牌改用新字体,称为了注入文化气息,但有研究组织认为新不如旧,担心会引致交通意外。

熟悉的设计、熟悉的字体,款式用了近20年,路牌即将又有新装。政府工作组开始打击阻街、鼠患后,下一个目标是美化街景。

路政署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提到计划在荃湾路德围、大围港铁站附近,及中环港外线码头,三处人流高的地方更换路牌、用新的字体。

原用字体笔划较粗,未来改用较幼细的「文悦古典明朝体」。字体设计公司称参考了明清古籍,政府就希望注入浓厚文化气息。

徐小姐说:「新的字体好一些,清晰、字体适中。」

中山游客崔先生称:「我喜欢原本那款,更像以前的英式感觉,保留会好些。」

建筑大师贝聿铭堂妹、曾任区议员的林贝聿嘉,称更喜欢旧版。

林贝聿嘉表示:「它字体清楚,粗体,容易看。文化不是从字体上看出来,靠民间人士对文化的向往、追求、提升,这些都很重要。」

有关注组织认为,新字体虽然较有特色,但不代表适合用在路牌。

道路研究社社长邱益彰指出:「例如它的底用反光物料,在强光照射下,白色底色会溢出。例如五和路的‘五’字,横笔的三划都看不到,只看见中间斜的两笔。路牌要美观之余,其实更重要是可读、易辨性。如果字体非常花巧,有些驾驶者可能会慢驶,严重些可能引发交通意外。」

澳门的瓷砖路牌具南欧特色,但组织认为字体、排版不统一,容易造成混乱。

更换街道路牌字体只是今次工程其中一部分,由栏杆、路砖、渠盖、行人天桥、升降机与灯柱,当局都想美化,但会变成怎样,文件未有提及。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