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稱發現遭無人機偷拍難追查 有議員倡規管加入保障私隱條文
發佈日期: 2022-11-04 23:18
港澳



有無人機業界表示,就算市民發現被無人機偷拍,難以即時追查,應向警方求助。有議員建議在規管無人機的法例中,加入專屬保障私隱的條文,加強罰則。
無人機除可多角度、更靈活拍下遠方景色,不少人用它來拍攝人像。
年中生效的小型無人機令,無人機使用由民航處規管,主要根據重量來分類。250克或以下,基本上不受任何限制;重過250克、不超過7公斤,無人機要註冊,操作員須為14歲或以上;超過7公斤,不單飛行要獲得民航處許可,操作員亦要「考牌」,並為器材購買第三者保險。
有無人機組織指,條例在乎使用安全,私隱問題由其他法例規管,建議發現被偷拍時,應向警方求助。
國際專業無人機學會會長周力行指出:「今次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在無人機上,而是在窺淫這個問題上。拿著一支長棍駁電話偷拍別人,或者用無人機偷拍,情況都是無分別。追查是有困難,好像我手上這部無人機般,我已經貼上了標籤,如果要在很遠看這個標籤,基本上都比較難。」
法例列明無人機的禁飛區,包括維港兩岸和機場附近等。亦規定無人機飛行要與建築物距離至少要十米。
有議員認為條例應加入與無人機拍攝相關、保障私隱的條文。
民建聯新界西南議員陳恒鑌指出:「香港密度這麼高的環境,不靠近左邊也會靠近右邊,我相信再拉遠一些距離,可能在飛行上有一定難度。另一方面它都有變焦的功能,如果航拍機在登記上,這些行為準則受到一定程度的懲罰,或違規會有一定懲罰、有阻嚇性,這會有幫助。」
私隱專員公署回覆指,不評論個別個案,但會密切留意事件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