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就港鐵票價調整機制檢討諮詢公眾 冀明年首季完成及落實

港澳
2022-09-20 23:29
已複製連結
港鐵票價調整機制檢討,政府諮詢公眾三個月。諮詢文件提到改動機制須考慮港鐵有否充裕資金營運、維修保養等,和現時車費優惠是否能針對回應乘客訴求。

每年港鐵車費加幾多、減幾多,也基於07年兩鐵合併後引入的票價調整機制。

實施了15年,有九年加價,加幅介乎百分之2.05至5.4;只有一年減,就是上一個年度,車費下調百分之1.85。

馬先生稱:「其實每年都幾十億元盈利,(加價)是偏高的。」

歐先生說:「如果經濟好加一點價沒問題,但這幾年經濟不太好、有疫情影響,希望能盡社會責任。」

又到了五年一次的機制檢討,政府稱希望尋求可行、務實方案,而檢討機制須顧及多個因素。

稱理解市民期望港鐵肩負更多社會責任,但上市的港鐵須按商業原則運作,每年需投放過百億元維修保養及更新鐵路資產;而現時機制已要求分享業務利潤及與服務表現掛勾。

而機制是兩鐵合併條款,具有法律約束力,改動機制亦須考慮港鐵和整個公共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現時票價方程式計算了消費物價和運輸業工資指數的變動等。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日後要計多點車務表現。

香港新方向新界北議員張欣宇指出:「現在最為人詬病是賺大錢又壞車,就不應該再加價;反而是投入足夠多鐵路資產更新、服務表現質素好,就可以跟社會通脹調整,維持長遠財務可能性。」

亦有議員認為,不可再容許加幅累積到下一年度。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陳恒鑌表示:「如未能啟動當年方程式加價,就會將加幅加至下年,下年加不到又加落下一年,就好像滾雪球這樣。應一筆勾銷,就不要再累積了,否則累積下去,大家欠港鐵很多加幅,這樣會不健康的。」

當局期望明年首季完成檢討,落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