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遙距視像診症近四成使用者為60歲或以上 有長者指服務方便
港澳
2022-09-19 06:05



醫管局遙距視像診症服務推出一個多月,近四成使用者年齡60歲或以上。有使用過服務的長者指,診症後最快當日收到藥物,認為比較方便。
第五波疫情以來,確診後入院的60歲或以上長者佔住院人數超過八成,醫管局七月底推出免費遙距診症服務支援確診病人。
65歲的黃先生上月27日確診,他說因當時無法預約兩日內的指定診所,於是試用遙距診症服務,之後獲送上新冠口服藥。
新冠康復者黃先生表示:「見到醫生穿著醫生袍和我說,我覺得舒服了很多。他(醫生)能告訴我,吃特效藥這段時間,我的膽固醇藥就不能吃、要停藥。這些建議我覺得很好,自己模糊不知道會亂吃。」
他服用口服藥四日後,快測呈陰性,比同日確診、但沒有服口服藥的妻子早一天康復。
根據醫管局數字,截至9月14日,約3.3萬人次接受過遙距診症,近四成60歲或以上;而單計70歲或以上長者就佔整體的一成七;確診長者亦可到指定診所。
有醫管局醫生表示,雖然過去已預留一半籌號供年滿60歲長者,但有長者因誤以為確診後不能出門或難以預約抗疫的士,沒有及時求醫,提醒即使無症狀的確診長者都要盡快求醫。
九龍中醫院聯網家庭醫學及普通科門診部部門主管李艷珠稱:「抗病毒藥最好黃金時間是有病徵開始五日內開始吃,去到有併發症例如肺炎,可能到確診後第五至七日才開始,到那時才服口服抗病毒藥成效已經不大,可能要入院,不是口服(藥)或要打針。」
醫生亦指,現時遙距診症籌號較一個月前增加,大部分新冠患者都可以預約到當日的遙距診症服務,最遲第二日就會收到處方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