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於本港水域發現三個珊瑚新物種 生活環境水質較好

發佈日期: 2022-07-07 18:59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浸會大學在香港水域發現三個未曾在世界其他地方被發現的珊瑚新物種。

浸大研究團隊發現的珊瑚新物種,包括「樹型筒星珊瑚」,跟大多數太陽珊瑚一樣呈鮮橙色,但就不是生長成團狀,而是以樹的形態生長。而這個珊瑚體被一層薄薄的淡紫色組織覆蓋,珊瑚蟲的體壁組織和骨骼都呈紫色,被命名為「紫肉筒星珊瑚」。

「綠壁筒星珊瑚」就一如牠的名字,有橄欖綠色的精細骨骼壁,圍繞口部四周長有一圈黃色觸手。

牠們都棲息於10至30米較深的海底,利用觸手捕食海水中的浮游動物,以獲取能量。這三個珊瑚新物種,都是團隊在香港東部水域宋崗和橫瀾島一帶,進行有關海蛞蝓侵蝕珊瑚的調查時發現,非常罕有。

浸會大學生物系研究生姚景峰指出:「我利用文獻上的形態分析,加上基因分析,最後發現原來這幾種,是在世界上是一些未知的物種。」

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邱建文稱:「這三種生物在香港東面生活,生活環境的水質較好,水質如果好差,在近岸地方應該生存不到。」

團隊指今次發現,令「筒星珊瑚屬」已知物總數目,由七個增加至十個。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