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首四個月接逾200宗涉「釣魚」騙案 增設網上工具助市民識別

發佈日期: 2022-06-20 17:3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警方首四個月接獲超過二百宗涉及「釣魚」短訊或電郵的騙案,市民遇到要提供個人或信用卡資料的網站、電話等,應提高警覺。

政府即將發放第二輪電子消費券,警方表示,可能成為騙徒行騙的新藉口。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安全組警司范俊業說︰「見到一種就消費券的新型手法,聲稱可以協助登記消費券,從而套取受害人的個人資料或敏感資料。」

警方又稱,騙徒會隨機發送附有連結的短訊或電郵,一不小心按入連結,可能讓黑客入侵手機或電腦系統。

今年首四月大部分這類行騙的電郵或短訊,都是聲稱郵件未取或假冒電子支付平台,其中假冒郵遞服務涉及的損失470萬元,比去年同期升1.3倍,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今年第一季亦錄得八百多宗用這種行騙方式的假網站個案,較去年同期急增超過六成。有商界提醒市民不要過分依賴搜尋器。

互聯網註冊管理公司網絡安全經理林嘉棋表示︰「(騙徒)將一些假的網站,令其在搜尋器的排名排高些,當一些人尋找一些關鍵字或打網站時,其實好可能進入到一些假網站。所以可能大家以前會用一些網頁書籤,就永遠都會去同一個網址,就不會有打錯網址的危機或去錯網站。」

警方指,現在較多人在家工作,個人電腦的保安或不夠嚴密,提醒應設防火牆、更新防毒軟件及使用高強度的密碼,以免黑客有機可乘。

警方已增設「網絡釣魚詐騙搜尋器」和「可疑電郵偵測系統」,讓市民識別懷疑假網站或電郵。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