栢麗購物大道疫情下人流大減 業主立案法團申請改劃部分地方作食肆
發佈日期: 2022-06-01 18:33
港澳



過往專做遊客生意的尖沙咀栢麗購物大道,疫情下人流大減,業主立案法團出招自救,向城規會申請改劃部分地方做食肆,當區區議員贊同建議,但仍需保留購物大道的原意。
新冠疫情未「斷尾」,旅遊業大受打擊。過去深受自由行旅客歡迎的尖沙咀栢麗購物大道亦沒了昔日繁盛。
鄧先生說:「以前人山人海的,賣的也是高級東西,現時全部空空的,看起來也心酸。」
黃小姐表示:「以前這裡予遊客在這走,一個很美的商場,栢麗大道,現時卻像死城般。」
栢麗購物大道業主立案法團為自救向城規會申請「轉陣」,現時該處列為休憩用地,法團申請將地下及一樓改劃作食肆、商店及服務行業用途,提供自助餐廳、咖啡室及茶室,但不包括普通食肆牌照下的餐廳。
法團指栢麗大道構成香港歷史和特色重要一部分,代表經濟繁榮形象。但近年經濟環境轉變、遊客減少,導致店舖關閉,改劃後可為市民及遊客打造多一個有趣公共空間。
有地產代理指栢麗大道現時的租金成交較疫情前跌近六成,相信改劃有助帶動租金增長。
美聯旺舖高級區域營業董事江靜明認為:「以前舖位(月租)成交是七十至八十萬,現時的租金僅接近三十萬元左右,(改劃)是激活了這條街,變相這條街多元化選擇租客。逛街時可能購物後飲杯飲品又可以,想起有朋友生日,去買蛋糕、甜品又可以,一定有很大轉變。」
為減低對九龍公園環境及彌敦道旁樹木的影響,申請提出食肆不會佔總樓面面積逾一半。有當區區議員認同建議。
油尖旺區議員朱子洛指出:「我覺得都是一個適合數字,不希望完全變了食街,便沒了初衷,所以有個平衡都是好事。食肆如有露天茶座元素,要確保本身行人路範圍不會縮窄。」
規劃申請中亦提出可在這增加趣味點或「打卡位」,提升這段公共空間的趣味性,應對社會經濟及市場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