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戲院荒廢多年 業主約八年前曾倡活化改建至今無寸進
發佈日期: 2021-07-17 12:16
港澳



長洲的特色,除了搶包山,還有八十年歷史的長洲戲院,但已經荒廢多年。業主約八年前曾提出活化改建,但至今仍未有任何進展。
建於1931年的長洲戲院,是現時全港仍然保存的兩間戰前戲院之一,座落在新興後街,距離碼頭只需數分鐘步程,是不少長洲老一輩街坊的童年回憶。
長洲居民黎先生稱:「開心,那時候很多人看電影。以前空閒時便會過來看電影,小時候哪有甚麼節目。」
戲院營運至上世紀90年代結業,其後一直荒廢。這座三級歷史建築經歷風吹雨打,由外面都看到戲院有多殘破。
業主余氏家族約八年前曾提出保育計劃,保留整間戲院,改建為食肆和商店,更會重新播電影,但至今工程未見有任何進展。
長洲鄉事委員會主席翁志明八年前曾陪同我們入內視察。
長洲鄉事委員會主席翁志明當時稱:「希望可以做酒樓,因為長洲很缺乏酒樓。」
「酒樓夢」至今仍未成真。
翁志明指出:「前兩年還有得談、談過下,現在好像沒有下文。有說過辦太平清醮展覽給其他人看,日後不用等到太平清醮,那些遊客來到才能看。浪費了、很可惜,應該很大發展,現在丟空了。」
據了解,業主數年前曾就補地價問題與政府磋商,我們向余氏家族查詢,對方暫時未有回應。
在戲院旁邊,四處都可以看到這些建築廢料,附近更有一堆雜草生長至門口位置,究竟長洲戲院的命運會是如何?
有關注團體認為,如歷史建築物沒妥善處理,日久失修下內部可能會有裂痕,甚至完全倒塌。要保育長洲戲院這類由私人擁有的古蹟,有很大難度。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副執行總監黃競聰說:「對小業主而言,保育自己私人建築物,面對很大財政壓力。如何能加大誘因,令他們更投入保育行列,其實這是重要的。如果多些社區人士給意見,可以令建築物保育工作做得更好。明明知道它很有價值,但因為沒有資源,或大家忽視,慢慢埋沒在青草中,這是非常可惜。」
他建議當局可以擴大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與私人業主商討,將古蹟交給非政府組織營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