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不少隱蔽長者 政府關心本港或現「孤獨死」情況

發佈日期: 2021-03-14 10:2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在沒人看顧的情況下,死後一段時間才被發現,在日本被稱為「孤獨死」。疫情為本港帶來不少隱蔽長者,政府亦關心「孤獨死」的情況可能會在香港出現。

74歲的蒲伯是獨居長者,他離婚多年,又無親無故,過去三年他整天不停流鼻水,經醫生確診患上皮膚癌,身體不舒服,加上外出要戴口罩,蒲伯都沒有甚麼心情外出。

蒲伯說:「黏著鼻子怎麼會不痛,呼吸都有困難。在街上又要拉下口罩清潔鼻子,街上其他人見到你拉下口罩都怕了你。」

踏上人生最後一段路,總希望會有至親相伴,蒲伯都不例外,但他就很擔心有朝一日,自己過身都沒有人知道。

蒲伯稱:「我現在都是為這個煩惱,好話不好聽,死了之後有沒有人為我辦身後事,現在都不知道怎樣。」

在沒人看顧的情況下,死亡至少兩天才被發現,這個情況在日本被稱為「孤獨死」,當地每年有約三萬人都是這個情況。在香港,政府亦關注疫情為長者帶來的負面情緒。

劉婆婆說:「幾十歲老太婆很笨拙,又骯髒。」

94歲的劉婆婆也是獨居長者,她有六個子女,年紀都已經六七十歲,劉婆婆說不想拖累兒孫,所以選擇自己住,只希望可以安詳離去。

劉婆婆稱:「90幾歲還沒死去,要等甚麼時候?自自然然這樣離世,幾世修到,對嗎?」

專門協助弱勢社群辦殯儀服務的社企負責人伍桂麟說,在疫情下更要多關心長者的情緒,可以預防本港出現「孤獨死」的情況。

香港生死學協會會長伍桂麟指出:「對於長者而言,孤獨感或恐懼感不是來自於死亡,而是來自於死亡之後沒有人記得自己的那種感覺。」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