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去年放寬按保樓價上限 逾二萬宗申請「首置」佔大多數

發佈日期: 2020-10-13 19:0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去年放寬按揭保險計劃樓價上限後,有二萬多宗申請,申請人以一至兩成首期上車,「首置」佔大多數。身兼行會成員的按揭證券公司非執行董事林健鋒建議,再提高計劃的樓價上限。

香港樓價高,曾經有研究指,香港人要置業,要不吃、不喝、不消費超過20年。政府為了協助更多人「上車」,去年放寬按揭保險計劃樓價上限,800萬元或以下的單位可承造最高九成按揭,1000萬元以下的單位最高承造八成。

截至八月底,承造八至九成按揭的新申請有2萬5千宗,九成屬於首置人士,按揭證券保險公司認為,政府的放寬有助具供款能力但首期不足的市民上樓。但在經濟下行預期下,這樣是否好事?

周女士表示:「人人都好高騖遠借錢,借完又說供,支付不到時人人都變負資產,兼破產。」

鄧先生說:「不同1997年,又不是一個人供幾層樓,而且說的是用家來。」

實際情況又是如何?金管局數字顯示,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今年首季有384宗,是去年第四季的三倍,但到今年第二季回落至127宗。

有分析認為,今年初樓價受疫情影響下跌令多了人「跌入」負資產範圍。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按揭證券公司非執行董事林健鋒指,樓價平穩回落,相信不會出現負資產潮,他建議進一步放寬限制。

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非執董林健鋒稱:「我覺得銀碼可以調整去到1000萬元,因為很多人已『上車』,這個時候想換樓,如果將銀碼提升對他們有幫助,提高了當然是大一些的單位,細單位亦無影響。」

按揭證券公司提醒樓市有上有落,市民置業要量力以為,亦要根據個人負擔能力作風險評估,留意市場走勢。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