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柏金遜症

發佈日期: 2014-02-17 23:31
港澳
醫療:柏金遜症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柏金遜症是腦退化症的一種,但並非長者才會患病,有病人廿五歲便確診,需要長期服藥。

傑仔是目前公立醫院最年輕的柏金遜症病人,他廿五歲就確診,病情不單影響社交,連工作都失去了。柏金遜症是因為腦部退化、不能產生足夠的多巴胺,多巴胺是腦神經傳導物質,數量不足會影響活動能力,會手震、手腳僵硬、行動緩慢或平衡不到。

傳統藥物左旋多巴可以壓抑病徵,但服後立即會有副作用,包括「舞動症」。雖然這種副作用出現一會兒會減退,但每次服藥後又會出現。醫生指,年輕而病情不太嚴重的病人可以服用多巴胺受體刺激劑,除了能夠壓抑病徵,亦較少出現舞動的副作用,但藥物副作用包括作嘔作悶、頭暈,部分人會出現購物狂、濫藥等成癮問題。

根據國際的研究,每八百人就有一人患柏金遜症,雖然長者患病比率較高,但一成病人是四十歲或以下,醫生建議年輕人也應注意。

醫學界認為柏金遜症的成因不明,不是遺傳,亦不會傳染。但病人如果腦部受創、中風或有腦血管病、腦腫瘤等,都可能會引致繼發性柏金遜症。除了服藥,醫生表示運動可以幫助到他年輕病人,可以增加關節的柔軟度,活動會靈活些、肌肉強壯些,減少跌倒的風險。

近年亦有手術可做,但因為手術風險高、而且頗昂貴,晚期病人在用了所有合適的藥物仍然幫不到他,醫管局才會評估病人是否適合做手術。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