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掠影|西夏陵千年瑞獸建築裝飾構件文化寓意

發佈日期: 2025-08-20 09:17
两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寧夏銀川的西夏陵早前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裡考古發現的「千年瑞獸」建築裝飾構件,造型別緻。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西夏陵,是中國第60項世界遺產。這裡的博物館展出曾是皇家陵闕的,建築構件「千年瑞獸」。

西夏陵博物館陳列設計部科員溫濤表示︰「這件體型高大的鴟吻,2001年出土於西夏陵的地面建築遺址當中。西夏鴟吻深受唐遼宋時期的鴟吻影響,造型更加誇張,魚尾分叉更大。鴟吻原是龍生九子之一,喜好水,因此西夏人把它用在屋脊的兩端,起一個滅火和鎮宅的作用。」

這個人首鳥身、雙手合十的迦陵頻伽,是印度樂神、佛教神鳥,反映當時西夏帝王篤信佛教。

溫濤指出︰「『妙音鳥』就是對迦陵頻伽的一種稱法,與唐遼宋時期的相比,做工更加的形象化。像翅膀和身體、頭部,採用的是模製,然後把它重新再組合一下。這樣出來的迦陵頻伽顯得造型更加具體化、更加生動化。」

除了「神鳥」,還有「神魚」摩羯,西方十二星座之一的「摩羯座」、即是「山羊座」,大家或許聽得多,那為何會出現在中國古代建築上?

溫濤表示︰「摩羯原是印度河水當中之神,它在佛教東傳之後進入了中國,最早出現在唐代的金銀器和石刻當中。晚唐和北宋初期,慢慢用於建築部件當中。」

除了這些「千年瑞獸」外,館方展出的西夏歷史文物超過二千件。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