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指美國「金穹」導彈防禦系統違和平利用太空原則 促盡早放棄發展

發佈日期: 2025-05-21 19:00
两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新的導彈防禦系統計劃,聲稱三年內建成,可以攔截從全球任何角落,甚至是太空發射的導彈。中國表示嚴重關切,指計劃違反和平利用太空原則。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防長赫格塞思公布,名為「金穹」的天基導彈防禦系統計劃。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今天,我高興宣布已經正式選擇了一套最先進的系統架構,可以運用下一代技術,跨越陸地、海洋和太空,涵蓋太空為本的探測和攔截器。全面建成後,『金穹』將能攔截導彈,無論來自世界任何角落,甚至來自太空,我們將有歷來最好的系統。」

「金穹」是一個建立於太空軌道的導彈防禦系統,核心就是由幾千顆小型衛星,形成一個覆蓋全美的「黃金穹頂」。這些衛星包括導彈探測衛星和導彈摧毀衛星,前者負責定位追蹤,後者負責攔截和摧毀。

特朗普說,「金穹」系統的攔截成功率將接近百分之一百,可以應對更廣泛的威脅,包括彈道導彈、高超音速武器,以及可以從太空發射導彈。

特朗普說,「金穹」系統預計耗資1,750億美元,折合超過一萬三千億港元。不過,預算辦公室估計,單單是部署在太空的探測和攔截裝置成本,未來二十年就可能要花費5,420億美元。

「金穹」的構想源自以色列的陸基「鐵穹」防禦系統,主要用於攔截5至70公里範圍內的導彈和火箭彈。「金穹」就建立在近地軌道。

有美國傳媒指,「金穹」是「星球大戰2.0」計劃。天基導彈防禦系統的概念,早在冷戰時期就已經提出,並在前總統列根時期,稱為「星球大戰」計劃,後來因為技術原因放棄。

在北京,外交部對「金穹」系統表示嚴重關切。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具有濃厚的進攻性色彩,違反《外空條約》倡導的和平利用原則,將加劇外空戰場化和軍備競賽風險,動搖國際安全與軍控體系。美國奉行本國優先,執迷於謀求自身絕對安全,違反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原則,損害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中方對此嚴重關切。」

大國外交|美國落實構建「金穹」導彈防禦系統 北京批動搖國際安全

中方敦促美方盡早放棄發展和部署全球反導系統,以實際行動增進大國戰略互信。


【延伸閱讀:美國導彈防禦系統】

美國總統特朗普要發展導彈防禦系統,表示要完成已故列根總統四十年前開展的工作。特朗普所指的,是列根1983年3月23日提出的導彈防禦系統(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又稱為「星戰計劃」(Star Wars Program)。

SDI的構思是通過使用先進的太空技術,打造一個防禦「盾牌」,攔截當時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以保護美國免受大規模核攻擊,包括建造一個太空系統,使用X射線激光器、衛星搭載的激光束和其他定向能武器,來探測和摧毀來襲導彈。另外,在地面使用反導彈導彈和其他攔截方法,作為太空防禦的補充。

當時的美國政府投入了巨額資金推展,估計約300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700至900億美元),但SDI從未實現全面運作,批評者認為其技術上不可行、成本高昂,且可能破壞全球安全,更可能加劇軍備競賽,到列根總統任期結束後,計劃被縮減和重組。

至於特朗普提出的「金穹」導彈防禦計劃,概念上和SDI相似,但在範圍、技術、背景和具體細節上存在差異。

.歷史與政治背景
列根1983年冷戰期間提出「星戰計劃」,旨在對抗蘇聯的核武。特朗普則表明要應對來自俄羅斯、北韓、伊朗,甚至中國的威脅,除了傳統洲際彈道導彈,亦要應付高超音速導彈、無人機等多種空中威脅。

.技術
SDI依賴太空系統作為核心組成部分,但不少是未經證實的技術,如X射線激光器、衛星搭載的定向能武器和動能攔截器。許多組件僅停留在理論階段,或當時技術上不可行。

「金穹」整合了現代技術,如AI、改進的感測器和可能的激光系統,而且有以色列的「鐵穹」為藍本,已證實為有效的短程防禦系統。

.成本與可行性
SDI耗資約300億美元,但未全面運作,最終被縮減為更有限的導彈防禦計劃。「金穹」建造成本估計要1,750億美元,遠高於SDI,亦同樣面臨與SDI相似的可行性質疑,特別是能否有效應對高超音速導彈等先進技術。

資料來源:綜合傳媒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