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國內遊花費額逾1800億 學者指促消費措施見效
發佈日期: 2025-05-06 20:01
两岸



內地五一黃金周結束,假期期間有超過三億人次留在國內旅遊,旅遊花費金額超過1,800億人民幣。有學者指出,在多項促消費措施下,市民消費力已恢復。
剛過去的五天假期,內地無論是城市「網紅」景點,還是偏遠點的景區,都是人山人海。
雲南墨江日前舉辦「抹黑臉」狂歡活動,當地市民同來自世界各地遊客,以互相抹黑臉,來表達祝福。
在這五天假期,全國有超過14億人次跨區流動,有3.14億人次在國內旅遊,按年多百分之6.4。
內地遊客旅行的花費約1,802億元人民幣,按年多百分之8。多個省市公布的數據顯示,五天假期「旺丁又旺財」。
上海全市實體店消費金額,超過330億元人民幣,按年升一成三。多個商圈的人流都明顯增加。境外遊客的消費金額,亦達4.5億元人民幣,按年升逾兩倍。
重慶接待旅客約1,858萬人次,旅客消費151億元人民幣,均按年多逾一成。
有學者認為,受惠中央多項促消費政策下,內地民眾消費力開始復蘇。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經濟法研究室副主任黃晉稱:「其實消費者對商品的消費,一方面是來自於他自己的自身的一個需求,就是我們的日常的需求,那麼這個需求因為我們有14億多的市場,特別是我們在城鎮化過程中,大量人口的進入到城市,它有這種需求也帶動起來了。」
出入境人數亦有明顯增長,共有1,089萬人次,約一半、577.8萬是內地居民,港澳台居民就有約400萬,較去年同期多三成七。外國旅客有11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多四成多。
來自南韓、馬來西亞、日本、英國、俄羅斯等國家的遊客佔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