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改變美國人民消費 有民眾笑稱一個月都未必外出食飯

發佈日期: 2025-05-27 13:31
财经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美國向全球加徵關稅,加劇本土通脹,不少美國居民生活習慣開始改變。

這裡是易舫,洛杉磯家中的倉庫。關稅戰開打後,易舫預期美國通脹會加劇,開始囤積部分日用品。

洛杉磯居民易舫說:「意粉減價時,買三、四包可能已能省下10美元,一定會囤貨,肉類減價時我會買一大包回來,將它分開放入冰箱,慢慢吃、便宜很多。因為你不知道接下來,物價會怎樣再上調,身為媽媽或一家之主,要『慳得一蚊就一蚊』。」

美國通脹有多嚴重?易舫指以往每逢周末,都會外出吃飯,現在一個月都未必外出吃一餐。

易舫稱:「很簡單的炒蛋三文治、一杯咖啡,兩個人結帳已經50美元,差不多四百港元早餐,很誇張。」

從事美容業的易舫,擔心經濟寒冬將至,已經與子女預告,今年聖誕禮物會「縮水」。

易舫指:「聖誕老人沒錢、全世界都沒錢,你要留些現金在口袋裡,不知未來通脹會怎樣。第二不知道自己工作環境如何,可能他們會裁員,因為沒有生意。」

住在三藩市灣區的姚景華,是一名軟件工程師,收入屬中產,同樣受通脹困擾。

佛利蒙居民姚景華說:「最近逛超市都覺得,貨物越來越貴,現在會稍為格價,在省錢策略上稍為多些思考。」

為應對通脹,她與鄰居合組「兵團」,交換超市物價情報,又一起團購。姚景華指關稅,即是變相加徵「消費稅」,對中產影響最大。

姚景華認為:「加稅就一定有我們份,優惠就未必有我們份。」

住在洛杉磯的聶曉丹,經營自媒體,為拍片要買很多衣服。她每周都在中國跨境電商平台Shein和Temu購物。

中美關稅戰開打,這些平台即時加價,聶曉丹的消費習慣亦改變。

洛杉磯居民聶曉丹稱:「我以前覺得便宜就買,喜歡就留、不喜歡就退,丟棄都沒所謂。現在我會看價錢,思考是否值得、需要,比較理性購物。」

關稅戰稍為緩和,聶曉丹指,電商價錢未有回落,買衣服比過往貴近五成,但仍便宜過美國網購平台一大截。

聶曉丹指出:「薪酬沒有加、貨品貴了,我負責結帳,他(特朗普)又沒有幫我結帳,是否很不值?」

有美國淋浴花灑品牌,近期做測試。同一件花灑、品質一樣,亞洲製造129美元,美國製造239美元、貴近一倍,看美國消費者怎樣選擇。最終發現無美國人,願意為「美國製造」付多些錢。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