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AI是否「科網泡沫2.0」?
發佈日期: 2025-10-16 19:30
國際



歡迎收看《世界觀》。
人工智能(AI)發展如日方中,各國在AI領域都不甘後人,各大科技公司亦不惜工本。但有金融機構警告,AI可能會出現如25年前的「科網泡沫」。
OpenAI行政總裁奧爾特曼說:「所以我們在Sora應用程式中推出Sora 2,可讓所有人挑戰創意極限,以及創造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
OpenAI上周推出人工智能短片生成軟件「Sora 2 」,再次引發網上,幾可亂真的AI生成短片熱。OpenAI表示,Sora 2推出5天內,已達過百萬次下載,打破該公司另一產品ChatGPT的下載紀錄。
全球在這股AI熱潮下,多間金融機構,最近都警告要小心AI泡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AI有機會重演25年前的科網泡沫。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古蘭說:「現在的科技投資熱潮,與90年代尾的互聯網熱有相似之處。當時是(投資)互聯網,現在是AI,我們看到估值飆升,蓬勃的投資及強勁的消費,背後是堅實的資本利益。當中的危機是在強勁的投資及消費下,需要加緊貨幣政策,以控制價格壓力。」
而英倫銀行及摩根大通等機構最近都發出類似警告。其中英倫銀行更指出,市場急速修正的風險正在增加。
對於出現如此憂慮,主要有兩點,首先是資金過度集中。現時所謂的「美股七雄」,包括Google母公司Alphabet、蘋果、微軟、亞馬遜、Nvidia輝達。
Facebook母公司Meta,以及Tesla特斯拉,自2022年底以來,合計佔標普500指數總回報達55%。而除了蘋果在AI發展較落後,其餘「六雄」都以千億美元計,投資興建數據中心等與AI相關的建設。
而這股AI熱潮,始於2022年,OpenAI推出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始。經過3年的發展,ChatGPT有逾7億用戶,而OpenAI估值已達5,000億美元,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初創企業。但有美國傳媒就形容OpenAI已是「大到不能倒」,OpenAI已成為全球科技生態的心臟,一旦OpenAI資金鏈出問題,整個AI生態都可能受到牽連。
而OpenAI主要購買輝達的晶片,發展大型語言模型,導致OpenAI及輝達雙雙成為AI行業龍頭。輝達在人工智能晶片市場佔有率,在2023年尾已接近九成,暫時沒有其他晶片生產商,能與輝達匹敵,輝達基本上壟斷了整個AI晶片市場。
另一個憂慮,是各個科企錯綜複雜的交易關係。就以OpenAI及輝達為例,輝達上月突然宣布向OpenAI,投資約一千億美元,聲稱主要用於建立數據中心。但問題是,OpenAI本來是輝達的晶片客戶,輝達這項千億投資,被指是「循環融資」,令人懷疑這筆資金,只是令OpenAI,可以持續購買自己晶片的手段。
就AI泡沫會否爆煲這個問題,我們問過AI本身,得出的答覆是:泡沫確實存在爆破風險,短期全面爆破可能性較低,但就難以精確預測。看來AI泡沫這個問題,連AI都未有明確答案。
我們明日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