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英推數碼身份證 防改革黨冒起?

發佈日期: 2025-10-09 19:20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歡迎收看《世界觀》。

港人對身份證並不陌生,可以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英國計劃推出數碼身份證引發爭議,有評論指,這只是用來打擊政敵的工具。

英國首相施紀賢上個月宣布一項將會影響全國,甚至可能改變英國歷史的決定。

英國首相施紀賢說:「今天我宣布,政府將發行全新免費的數碼身份證,作為工作權利所必需的,會在這屆國會任期完結前推出。我要強調的是,你將不能在英國工作,如你沒有數碼身份證,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數碼身份證真的落實,這便成為英國在二次大戰後,國民首次需要持有身份證明文件。按英國政府計劃,數碼身份證將會存放於政府的官方手機應用程式,當中記錄了姓名、出生日期、國籍或居留身份等基本資料。

與本港不同的是,當地警方無權要求市民出示身份證。施紀賢清楚表明,推出數碼身份證,主要是為了打擊非法移民及黑工,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國民在求職時,必須向僱主出示數碼身份證,僱主便能藉此分辨求職者是否非法勞工。

當局亦指出,國民亦可透過數碼身份證,申請其他公共服務,如可用作申請車牌,當局可減少行政費用及其他官僚程序。數碼身份證看來是一項利民措施。

事實上,同屬工黨的前首相貝理雅,於20年前亦曾嘗試推出身份證,但因反對聲音強大,未能成事。這次反對推行的阻力,不比20年前小。反對者的最主要理由,是如果強制國民擁有身份證,只給予政府加強監控國民的權力,是個人自由及權利的威脅,形容是邁向威權主義的第一步。他們亦擔心私隱問題,恐怕政府電腦成為黑客攻擊目標,增加個人資料洩漏風險。

而歐洲中,推行數碼身份證的國家不多,當中東歐的愛沙尼亞,算是少有的成功例子,專家亦建議倫敦當局,可借鑑愛沙尼亞的經驗。愛沙尼亞推行身份證電子化已有逾10年經驗,專家指當地以高效率及高透明度,是令當地人接納電子身份證的關鍵。

但東歐的愛沙尼亞,與西歐文化上始終有很大分別,如瑞士最近亦舉行公投,決定是否推行數碼身份證,結果只有50.4%贊成票,僅僅過關。

而英國的保守黨及自由民主黨,亦不支持強制推行數碼身份證,其中保守黨黨魁栢丹娜更指,數碼身份證只是工黨的「噱頭」,不能解決非法移民問題。而當地非法移民問題嚴重,也不是今天的事,為何施紀賢要在這時候出招打擊呢?當中最主要原因,是右翼民粹主義政黨、英國改革黨的冒起。

主張大幅修改移民政策的改革黨,在近期的地方選舉及國會補選,都擊敗工黨及保守黨的候選人成功當選,成為政壇新興勢力。調查機構YouGov的結果顯示,如現在舉行國會選舉,改革黨可望獲得311席,十分接近過半數的326席。而工黨則會由約400席,大幅減少至不足150席。

分析認為,英國這次要推出數碼身份證難關重重,但便利民眾、打擊黑工都是次要,似乎當局為了「超前部署」,打擊政敵才是目的。

我們明天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