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法國總理閃辭反映政治危機加劇?
發佈日期: 2025-10-08 19:20
國際



歡迎收看《世界觀》。
法國政壇亂局加劇,總理勒科爾尼上任不足一個月,突然辭職,令政治僵局壓力,再次落在總統馬克龍身上,也將法國明年預算推向危險境地。到底勒科爾尼為何閃電請辭?會否加劇馬克龍下台危機?
上月才接替貝魯出任法國總理的勒科爾尼,周一突然向總統馬克龍請辭,令在任只有27天的他,成為現代法國任期最短的總理,也是總統馬克龍近兩年以來下台的第五位總理。
法國總理的勒科爾尼說:「很多政黨繼續採取一種立場,就像它們在國民議會中,都擁有絕對多數一樣。很多人設下很多紅線。」
勒科爾尼辭職的導火線,是他公布的新內閣名單。法國傳媒報道,他辭職前十四小時才剛任命新內閣,成員大致與上屆政府差不多,引起多個政黨不滿。
其中最大爭議是馬克龍親信、前財長勒梅爾,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右翼共和黨認為,勒梅爾曾背叛共和黨,更是法國過去預算超支的罪魁禍首之一,不滿新政府任人唯親。結果,新任防長勒梅爾上任一天後,宣布退出政府,加上極右翼國民聯盟和極左翼不屈法國黨批評新一屆政府成員,只是前政府的「延續」,威脅向新政府發動彈劾。
在各政黨反對聲音此起彼落下,促使勒科爾尼在召開首場內閣會議前,就決定辭職,有剛獲重新任命,但現時已卸任的內閣成員形容,對這「馬戲團」感到絕望。
法國政局持續動盪的根源,是馬克龍去年六月解散國民議會,提前選舉,結果形成左翼、中間派和極右翼,在議會「三足鼎立」局面,由那時開始,馬克龍施政持續受到來自極左不屈法國黨,及極右國民聯盟的制肘。
雖然極左及極右翼,在意識形態上存在分歧,但過去一年多以來,多次在議會聯手推翻總理人選,似乎令勒科爾尼相信,如果他不先辭職,他就會成為下一個目標。
法國《世界報》分析認為要化解政治僵局,馬克龍有三種選擇。一是任命新總理,但由於難以說服左翼或極右翼陣營支持,新總理任期可以捱多久成為未知數。二是再次解散國民議會,提前選舉,但很可能重演去年議會選舉的結果,進一步壯大反對黨派在議會的勢力。
三是馬克龍本人辭職,但機會似乎不大。馬克龍曾表明,不會在2027年任期結束前辭職,又拒絕再次舉行議會選舉。
根據法國電視台BFMTV民調顯示,近一半受訪法國人,將目前的政治危機歸咎馬克龍,其中五成一人認為,若他辭職可以打破僵局。極右國民聯盟再次對馬克龍加大施壓,要求他解散國民議會,重新舉行選舉,否則他應辭職。而極左不屈法國黨,也正推動在議會彈劾馬克龍。
除了深陷政治僵局,法國也正面臨大規模債務危機,公共債務達逾三萬三千億歐元,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114,當務之急是通過明年預算,否則可能需要緊急立法,維持政府運作。
我們明天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