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歐盟擬建「牆」擋無人機現分歧

發佈日期: 2025-10-03 19:20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歡迎收看《世界觀》。

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到丹麥哥本哈根,商討安全事務,其中一項迫切議題,是如何防範懷疑來自俄羅斯的無人機。有成員國建議,要盡快建立一道無形之牆,防禦無人機入侵及滋擾,但法國及德國就對此大潑冷水。

丹麥哥本哈根機場上周緊急關閉,航班暫停升降近四小時,原因是當局在機場附近發現兩至三架大型無人機。隨後丹麥國內再多四個機場,皆發現無人機蹤影,為安全起見要一度關閉。鄰國挪威亦有機場受不明無人機困擾。

這兩個北歐國家,沒有指明這些無人機是來自哪個國家,但丹麥肯定事件並非巧合,形容丹麥正面對「混合戰爭」。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說:「我希望所有人承認這是一場混合戰爭,一天發生在波蘭,另一天發生在丹麥,下周可能發生在另一地方,看到破壞及無人機在飛翔。」

外界相信,這些無人機是來自俄羅斯,但沒有證據,而俄羅斯當局亦否認涉及事件。而較早前東歐的波蘭及羅馬尼亞,就直指俄方無人機入侵她們領空,波蘭更出動F-16戰機,擊落部分「不速之客」。

事件令人擔心,俄烏戰事會否開始蔓延到其他歐洲國家。在哥本哈根召開的歐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其中一項議題,便是討論如何面對無人機威脅。

歐盟及北約成員國,固然有完善的防空系統,但這些防空系統,主要是應對如戰機及導彈等大型武器的襲擊,如用這套系統防範敵方無人機,顯然是「用牛刀殺雞」。

例如以近一億美元的F-35戰機,去攔截僅數萬美元的無人機,仿如瓷器撼缸瓦,長遠對國防開支是極大負擔。而相對於戰機及導彈,由玻璃纖維或塑膠等物料製成的無人機,現有的軍事雷達根本難以偵測出來。

愛沙尼亞防長佩夫庫爾稱:「當我們談及低空偵測能力,所有北約國都有明顯差距,我們看到波蘭(被無人機入侵)事件,大部分的無人機沒有被偵測到,這差距我們一定要解決。」

故歐洲現急切需要的,不是昂貴的國防系統,而是合乎經濟效益的反無人機技術,加上無人機往往出現在鬧市,貿然用導彈截擊,會對民居造成危險。面對迫切難題,東歐及北歐多國近日提出要盡快建立「無人機牆」。

所謂「無人機牆」,並不是如美墨圍牆般的實體牆,而是一道「無形之牆」,據報將設於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及波蘭邊境。這幅「無人機牆」的主要功能,是能準確偵測、追蹤及截擊不明來歷的無人機。但這仍屬初步構思,沒有提及建造時間及技術,包括偵測範圍,以及用何種武器作截擊等,更沒有提及建造費用。

但西歐國家卻質疑「無人機牆」的成效。有份出席非正式會議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歐洲需要是更先進的預警系統,以及加強遠程射擊的威懾力。德國防長認為,「無人機牆」需時最少三至四年才能建成,不能解決燃眉之急。

無論贊成或反對建立「無人機牆」的國家,都是流於紙上談兵。在這問題上,東、北歐與西歐國家有著明顯分歧,「無人機牆」若要成事,似乎先要打破歐洲國家之間的「分歧之牆」。

我們下星期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