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通識|美國聯邦政府停擺
發佈日期: 2025-10-02 18:25
國際



美國國會參議院否決共和黨的臨時撥款法案,令美國聯邦政府相隔近七年再度停擺。
《1974年預算法案》於1976年生效,並正式執行以來,美國國會預算程序有所修改,兩黨通常應在10月1日新財政年度開始前,通過撥款法案。
法案要經眾議院、參議院通過,再由總統簽署,其中在參議院,需要達到100票中60票門檻,否則政府要面臨停擺。
而從1976年以來,聯邦政府已經停擺過22次,前總統卡特任內每年都會停擺,總停擺天數亦最多,合共達到67天。列根任內停擺次數最多,達到8次,每次由1天至3天不等。
而單次停擺時間最長,亦是上次停擺,長達35天,是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總統特朗普首個任期因移民問題,聯邦政府僱員被迫放無薪假。
面對政府停擺,兩黨仍堅持各自立場僵持不下,都認為對方應承擔後果。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