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聯合國認定以色列種族滅絕如何左右加沙局勢?

發佈日期: 2025-09-22 19:30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歡迎收看《世界觀》。

加沙戰事持續近兩年,聯合國調查委員會認定以色列在加沙犯下種族滅絕罪,包括殺害和嚴重傷害大批巴勒斯坦人。到底聯合國委員會的決定有何重要性?會否對加沙戰事帶來影響?

日復日的戰火,令加沙民眾飽受死亡及饑荒的折磨,巴勒斯坦傳媒報道,以色列近兩年的襲擊已造成逾六萬五千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而且仍然持續。聯合國獨立國際調查委員會在加沙戰事爆發後,向當地受害民眾、目擊者和醫生搜集證供,得出結論,認定以色列在加沙犯下種族滅絕罪。

聯合國獨立國際調查委員會主席皮萊說:「該委員會得出的結論是,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和加沙人民,犯下種族滅絕,並且仍在繼續進行種族滅絕。」

「種族滅絕」有嚴格法律定義,根據1948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指蓄意全部或部分消滅某一民族、人種、種族或宗教群體。有以下五種行為之一,即構成種族滅絕罪,包括殺害這群體的成員,對該群體成員造成嚴重身體或精神傷害,故意使該群體處於某種生活條件之下,以使其全部或部分遭到肉體毀滅,強制實施,旨在阻止該群體生育的措施,強行將該群體的兒童轉移到另一群體。

聯合國獨立國際調查委員會認定,以色列當局和以色列安全部隊犯下該五項種族滅絕行為中的四項,目的是毀滅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報告列舉的具體行為包括殺害和嚴重傷害數量空前的巴勒斯坦人,包括婦女和兒童,對加沙地帶實施全面封鎖,令加沙人難以獲得食品、飲用水、藥品、燃料和電力,阻止人道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導致饑荒,系統性摧毀加沙地帶至關重要的土地和建築,包括農田、醫院、學校等,提供婦產服務的醫療機構也成為襲擊目標。

由於「種族滅絕」更著重所謂的「意圖」,因此,比其他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例如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更難證明。國際法院至今只有三宗事件,被確認為種族滅絕,分別是赤柬在1970年代,屠殺伊斯蘭和越南少數民族,造成170萬人死亡,1994年盧旺達對圖西族人大規模屠殺,造成80萬人遇害,以及1995年塞族軍隊在波黑的斯雷布雷尼察進行大屠殺,造成約八千名穆斯林男子和男孩死亡。

委員會今次報告,可以為國際法院和國際刑事法院,正審理針對以色列及其領袖的案件,提供新證據,但核心問題是雖然法院可以發布命令和搜查令,但如果沒有各國合作,也難以執行。

聯合國能否因此派出維和部隊到以色列或加沙地區,也涉及複雜的國際法律與政治程序。必須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至少九票贊成,包括五個常任理事國同意,直接介入以色列境內的可能性非常低,以色列政府強烈否認種族滅絕指控,強調在加沙的戰事,屬自衛性質及建基於國際法,認為報告存在偏見。

有評論指聯合國安理會因常任理事國美國,動用否決權,在應對加沙戰事方面,如同陷入癱瘓,如果今次同樣不採取任何行動,回應聯合國委員會決定,國際法的可信度將受威脅,令外界質疑是否容許有罪不罰?

我們明天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