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他信家族總理難逃免職「魔咒」?

發佈日期: 2025-09-03 19:20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歡迎收看《世界觀》。

泰國政局再陷入危機,總理佩通坦上任僅一年,因「通話門」爭議,被憲法法院免職。憲法法院被視為代表王室和軍方等保守勢力的利益,與親他信勢力持續較量。到底佩通坦下台,是否意味他信家族對泰國政治的影響力,已走到盡頭?

上任不足一年,佩通坦的泰國總理生涯迅速畫上句號。

被免職泰國總理佩通坦說:「出於(對司法程序的)尊重,我接受憲法法院的裁決結果。」

年僅39歲的佩通坦,是前總理他信女兒,去年八月中上任,是泰國歷來最年輕的總理。今年六月,在泰國與柬埔寨掀起邊境爭端期間,佩通坦與柬埔寨前首相、參議院主席洪森的通話錄音外洩。佩通坦在通話中,稱洪森為「叔叔」,被指以溫和語氣,請求洪森協助解決兩國邊境問題,又批評泰國軍方不服從政府,引起軒然大波。

泰國憲法法院7月1日暫停佩通坦行使總理職權,上周五以6比3多數,裁定佩通坦在通話事件中,違反憲法規定,正式解除其總理職務,令佩通坦成為泰國近17年來,第五位被法院解職的總理。

泰國政局不時陷入動盪,自1930年代以來,已經歷十幾次因軍事政變而觸發政權更迭,其中法院扮演越來越關鍵角色,過去17年已罷免五名總理,都是前總理他信的親信。

他信2001年因民粹主義政策成為總理,但2006年與建制派起衝突,在政變中被趕下台。他的妹妹英拉及妹夫頌差,之後相繼當上總理,但都被法院罷免,原因包括被指控貪腐、濫用職權或違反憲法規定,連同上周被解職的佩通坦,似乎成為他信政治家族的「魔咒」。

分析認為,今次憲法法院裁決背後,折射出泰國政壇更深層的權力角力。長期以來,憲法法院被視為代表王室和軍方等保守勢力的利益,而這些勢力與以他信陣營為代表的改革派持續較量。

有內地學者認為,佩通坦與洪森的「通話門」,只是新一輪政治危機的「導火線」,背後涉及保守派形成的反他信力量,與親他信勢力長期對峙。

佩通坦早在去年上台時,已領導脆弱的聯合政府,在議會只佔微弱多數,而且受2017年軍方支持的憲法束縛,該憲法賦予軍方及其支持的上議院極大權力,有權彈劾總理,或在政治危機時推舉非民選總理,成為軍方在國會中的代理機構,大大限制民選政府的權力。

另外,自佩通坦的通話錄音引發爭議後,執政聯盟最大夥伴自豪泰黨,今年六月宣布退出,令為泰黨權力被削弱。

佩通坦被罷免後,副總理普坦和現任內閣將擔任看守政府,直至選出新總理。泰國下議院將以2023年5月議會選舉前,提交的候選人名單為基礎,投票選出新總理,有五名符合資格的候選人。其中為泰黨由最初三人,目前只剩下一名人選,就是77歲「老將」猜卡森,他曾任司法部長兼總檢察長。

分析指,為泰黨能否透過猜卡森保住總理職位,很大程度取決於他信能否與保守派陣營妥協。

泰國反對黨人民黨控制近三分之一下議院席位,可能成為「造王者」。人民黨表示,將支持自豪泰黨組建下一屆政府,可能有助打破泰國連日來的政治僵局。

我們明天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