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玻利維亞政局為何向右轉?
發佈日期: 2025-08-22 19:20
國際



歡迎收看《世界觀》。
南美玻利維亞首輪總統選舉,出現爆冷結果,執政20年的左派政黨出局,由分別來自中右翼及右翼的候選人對決,意味當地將誕生20年來首名非左翼總統。到底玻利維亞左翼勢力為何遭受重挫?政局「向右轉」將如何影響當地國內外政策?
玻利維亞中右翼總統候選人帕斯說:「現在我們開始建立祖國的勝利,以改變、改造,創造一個更平等的國家、一個平等社會的國家。」
玻利維亞右翼總統候選人基羅加稱:「玻利維亞這晚發生的事是前所未有,一生只有一次。」
由左翼執政20年,玻利維亞星期日舉行的總統選舉,結果出人意表。在八名候選人中,得票最多的兩人,分別是中右翼基督教民主黨候選人帕斯,他取得約三成二選票,以及右翼自由聯盟候選人、前總統基羅加,得票約兩成六。由於沒有候選人取得過半數選票,兩人將進入第二輪投票,預計10月19日對決。
在玻利維亞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左翼候選人提前出局,令外界大跌眼鏡,雖然選舉結果未有一錘定音,但已意味當地政治勢將「向右轉」。
在初選領先的候選人,是57歲的經濟學家帕斯。他是中右翼基督教民主黨的參議員,也是前總統薩莫拉的兒子,在競選中將自己定位為溫和的改革者,主張中央政府下放權力和推動經濟現代化,由原本在民調墊底位置,一躍成為「大熱門」。
至於在初選得票排第二的,是65歲的政壇老手基羅加,來自右翼自由聯盟。他曾於2001年至2002年短暫擔任總統,競選時承諾將推行嚴厲緊縮政策,又指會考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救助計劃。
玻利維亞隨後的總統大選結果,將決定這南美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的命運。自前總統莫拉萊斯2006年上台以來,其創立的左翼「爭取社會主義運動黨」執政幾乎從未間斷,被視為2000年代初,席捲拉丁美洲的「粉紅浪潮」一部分。
所謂「粉紅浪潮」,是指拉丁美洲多國,包括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巴西、智利等,由左翼勢力上台,掀起這股浪潮。分析認為,玻利維亞的「粉紅浪潮」逐漸褪色,是由於當地經濟正陷入嚴重危機,莫拉萊斯執政期間推行的國家主導經濟政策,加上外部環境推動,經濟穩步增長。
不過,近年隨著疫情爆發、長年擴大公共開支等因素,令經濟陷入困境,玻利維亞年通脹率,從不到兩年前的百分之2,升至上月的百分之25,為數十年來的最高水平。燃料、食品,以及用作支付小麥等基本進口產品所需的美元短缺,令選民希望改變。
左翼衰落的另一原因是內鬥加劇,前總統莫拉萊斯和現任總統阿爾塞,因政策分歧和爭奪黨內領導權,從盟友變成對手,導致執政黨分裂。莫拉萊斯因任期限制無法參選,他個人也捲入與未成年女孩發生性關係的指控,加劇公眾對他的反感。
輿論認為,若右翼政府上台,玻利維亞的經濟及外交政策將出現重大變化,經濟上,可能鼓勵更多外國企業到當地投資,開發該國豐富礦產資源,外交上將尋求修復與美國關係。
我們下星期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