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法國再掀冷氣機爭論
發佈日期: 2025-08-15 19:20
國際



歡迎收看《世界觀》。
歐洲今年的熱浪來得異常早,部分地區氣溫超過攝氏40度,冷氣議題再次受到關注,但歐洲不少家庭普遍沒有安裝冷氣機,特別是法國。
天氣持續熱辣辣,法國政府高度「戒備」,免費開放部分公眾泳池,設置大型水池,讓民眾和遊客消暑。
有法國民眾表示:「是難以忍受,但只要把窗戶開大些、關上護窗板,試圖盡可能讓微風吹進來,還有不時飲水。我的情況是多飲水。」
一名比利時遊客說:「不是36度,是大約36度或以上。在猛烈太陽下,當沒有任何遮蔭,可能感到很熱。我們選擇只在最合適時間才外出,不如以往,不會整天在外,我們正在適應天氣。」
有美國遊客稱:「我一直補濕、噴水補濕,好像那邊的人。我也經常食水果,整天補充水分,那是我經常放在袋內的東西。」
上月起開放三處指定泳區的巴黎塞納河,亦成為夏日消暑新選擇。不過,當游泳、撥扇、開窗、開電風扇都無法消暑時,當地傳媒報道,有民眾甚至會到墓地乘涼,亦都有越來越多人到戲院、美術館,因為那裡有冷氣。
隨著極端酷熱天氣越趨頻繁,亦越來越早出現,冷氣議題再次成為討論焦點,亦變成政黨角力的新戰場。
極右領袖瑪琳勒龐批評,現政府官員在有冷氣的辦公室工作,但不顧民眾「死活」,任由他們在沒有冷氣的建築物內受苦。她表示,一旦由國民聯盟上台,將會在全國發起一項「大型冷氣計劃」,推動優先為學校、護老院等安裝冷氣機。
英國《泰晤士報》形容,瑪琳勒龐的言論是直接挑戰法國社會長期存在的觀念。根據法國環境部門調查,2020年,只有約四分一家庭使用冷氣,包括移動式冷氣機或冷風機。
當地維修冷氣企業工會的數據指出,全法國真正安裝固定式冷氣機的家庭只有百分之四,遠低於西班牙的六成、意大利的四成,以至美國、亞洲多數國家的九成。
法國人之所以抗拒冷氣文化,除了電費貴,還同生活習慣有關,因為不少人認為冷氣有損健康,亦不利環保。專家指,大規模使用冷氣,可能會令戶外溫度上升攝氏兩度,不利氣候目標。
有法國民眾指出:「我們傾向過度使用冷氣機,它向外噴出熱氣,加劇全球暖化,但我們要使用,這是自相矛盾的。」
另外,當地不少建築物建於十八世紀,被列入古蹟名冊,不能隨意修整,連改變窗戶都受限制,更不要說安裝冷氣機。政府鼓勵民眾先從內部隔熱、綠化屋頂做起。
至於瑪琳勒龐的「大型冷氣計劃」,環境部長批評她無知,指當局鑑於2003年的熱浪,造成一萬五千人、包括不少長者死亡後,事後已修例確保護老院為長者提供防暑降溫服務,又強調政府會為弱勢社群提供冷氣,但不應全面普及,應優先考慮替代方案。
法國總統選舉將於2027年舉行,為了爭取選民支持,政黨之間還會繼續為冷氣問題爭論不休。
我們下星期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