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美國太空發展危機

發佈日期: 2025-07-30 19:20
國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歡迎收看《世界觀》。

美國太空總署(NASA)公布兩輪精簡人手計劃結束,共有超過兩成員工,即是近四千人離職。早前當局已提議在2026年度大幅削減航天預算,在減人手、減經費下,對美國日後的太空發展計劃有何影響?

四名太空人,包括來自美國太空總署的卡德曼、芬克、俄羅斯太空人普拉托諾夫,以及日本太空人油井龜美也,一同抵達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預計當地周四前往國際太空站。

美國太空人卡德曼說:「我很榮幸來到這裡,和很優秀的隊員芬克、龜美也、普拉托諾夫,一直以來是出色團隊,我們已經一起訓練超過一年,我們準備要啟航了。」

這是太空總署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合作的商業載人航天任務,第十一次輪換飛行,亦是第十二次太空人任務。

美國的航天計劃積極推動商業化發展的同時,太空總署亦正積極「瘦身」,以配合特朗普政府的聯邦人手精簡改革計劃,縮減部門規模,提高行政效率。太空總署今年分兩個階段向員工提供機會,透過「延遲辭職計劃」離職,目的是避免強制裁員,變相改為提早自願離職。

整個計劃上周五結束後,太空總署發言人稱,近四千人申請自願離職,將於明年初陸續離開,預計總員工數目將由一萬八千人,減到大約一萬四千人。發言人強調,安全仍是優先事項,太空總署致力成為一個更精簡高效機構,同時確保完全有能力追求一個探索與創新的黃金時代,包括探索月球和火星任務。

減人手之餘,美國政府早於五月發布2026財政年度預算提案時,已建議將太空總署的預算撥款,由約248億美元削減至188億美元,其中科學項目經費削減最多,達到四成七。

有報道指超過四十項任務受影響或被取消,包括回收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已採集的火星樣本。亦停止參與歐洲太空總署計劃,2028年發射的富蘭克林號火星生命探測器項目。2016年起環繞木星運行的朱諾號任務,亦會取消。

美國太空總署數百名前員工和現任員工,周一發表名為「旅行者宣言」的聯署信,要求代理署長達菲關注近期損害公共利益的政策。信中批評大幅裁員、削減經費行動,破壞了太空總署的核心使命,除了令專業人才流失,亦會危及航天任務的安全和執行效率,削弱國家安全,而突然取消正在研發的任務,將會中斷關鍵觀測數據鏈。

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認為,太空總署今次裁減人手和開支,受到不少因素影響。去年兩名太空人滯留國際太空站,亦可能是因素之一。

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指出:「早前在國際太空站(太空人滯留)事件,已看到美國太空技術,有時在支援上有所不足。太空人留在國際太空站一段頗長時間,最後要通過SpaceX才返地球,反映美國與其花很多錢在不同太空開支,倒不如集中精力在一些亮點上,是更為實際。美國將來一定集中在幾個資源,發展星際項目。」

亦有評論指未來美國的太空事業,可能會被中國超越,如何在有限資源和條件下,維持太空發展地位,將會成為美國太空總署最大挑戰。

我們明日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