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石破茂的兩難
發佈日期: 2025-07-03 19:20
國際



歡迎收看《世界觀》。
美日關稅談判膠著之際,日本新一屆參議院選舉,為期十七天的競選活動揭開序幕,投票日定於本月二十日。支持率持續低迷的石破茂政府,被指陷入內外困局,當中更牽涉到日本國之根本、農業。
美國暫緩向全球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的限期,下星期三屆滿,美國總統特朗普試圖向盟友日本施壓,不滿對方在大米短缺情況下,依然拒絕進口美國米。
美國總統特朗普說:「我們與日本打交道,懷疑能否達成協議,他們很強硬、被極度寵壞。我愛日本、我真的很喜歡其新首相,新首相是個硬漢,但他與其他人都被寵壞了,三十、四十年來一直佔我們便宜,對他們來說真的很難達成協議。」
他說會寫信給日本,告訴他們要付的關稅稅率,可能是百分之三十、三十五,或任何數字。
身兼日本執政自民黨總裁的首相石破茂,周三與在野黨領袖公開辯論,期間未有回應特朗普提到可能向日本加徵關稅問題,只是表示比起關稅,更重視投資,會繼續通過投資來維護國家利益。
日本首相石破茂稱:「自民黨會為國家負責,我們會建設一個國家,讓其經濟強勁、生活繁盛,以及有堅實安全感。」
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指出,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國米進口,同去年相比已大幅增加,指特朗普有關日本不進口美國米的說法錯誤。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路透社的報道亦指,特朗普的說法不盡正確,因為根據日本同世界貿易組織達成的「最低進口配額」協議,日本政府每年有七十七萬噸外國米,是透過「免關稅」方式進口,其中十萬噸可用於民眾食用。
而進口的外國米中,美國排第一,單是2024年,從美國進口的稻米配額超過三十四萬噸。不過,即使日本有進口美國米,開放大米市場一直被視為日本的「禁區」。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重申,政府會繼續推進與美國的談判,但堅持日本農業是「不可動搖」的立場。因為農業是國家的根基,為農民打造一個能夠持續、安心耕作的環境,是政府和執政自民黨的核心職責。
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亦強調,不會接受「以農換關」的交易。至於石破茂早於五月提到,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犧牲某人或另一個國家去建設繁榮,不會令經濟強大。」
共同社分析認為,大米是日本在多次貿易談判中,始終堅守的「底線」,如果輕易擴大進口,可能會引發參議院選舉中,被視為關鍵票倉之一的大米農戶倒戈,屆時關稅談判就會變得難上加難。
亦有分析指出,早前東京都議會選舉,自民黨已創下歷來最差成績,一旦在參議院選舉也失利,石破茂將面臨下台危機。
我們明日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