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美國關稅朝令夕改玩殘科企?

發佈日期: 2025-04-14 19:20
關稅戰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歡迎收看《世界觀》。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本月初公布徵收對等關稅以來,外界指他的政策朝令夕改,引發市場混亂。特朗普亦澄清沒有豁免電子產品關稅,若果科企想將中國生產線完全搬回美國,是否不切實際呢?

目前特朗普政府對70多個國家及地區,暫緩徵收對等關稅,但維持徵收百分之十基準關稅。美方唯獨對中國大幅加徵關稅,目前稅率累積到百分之145。中方亦採取反制措施,對進口美國貨加徵百分之125關稅。

科技領域亦首當其衝,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在當地上周五晚宣布,有20項特定電子產品,包括電腦、智能手機等,若果在本月5日後進口美國,可獲豁免對等關稅。

美方最初指,相關措施適用於中國貨,而目前美國多間科技企業在中國設有生產線及供應鏈。在北京,商務部在周日提到,美國豁免部分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

正當科技業界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日就澄清,美國沒有豁免關稅,來自中國的相關電子產品仍要繳納百分之20「芬太尼關稅」。不過他強調,會彈性處理部分電子產品關稅。

被問到會否宣布對iPhone等產品收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回應:「很快會有公布,我們正在討論,也會跟企業溝通。你必須展現彈性,沒有人這麼死板。」

推出iPhone手機的美國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上月訪華期間,與商務部長王文濤會面。王文濤強調,中美加強經貿合作符合經濟法則,脫鈎斷鏈將損及各方利益。庫克就稱,蘋果公司會持續在中國加強投入供應鏈、研發等領域。

彭博社在一月引述調查機構報告指,面對小米在內的中國對手競爭,南韓三星電子及美國蘋果,即使在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排首兩位,但比起前一年,均下跌一個百分點,其中三星佔一成九、蘋果佔一成八,內地品牌小米佔一成四。

英國廣播公司指,目前在美國出售的iPhone,約八成在中國組裝,餘下兩成來自印度。投資銀行瑞銀有分析指,以儲存容量256GB的旗艦機iPhone 16 Pro Max做例子,若果中國製iPhone受到百分之125的對等關稅影響,每部手機在美國售價會由1,199美元,急升至1,999美元,折合近15,600港元。

《紐約時報》引述分析員指,若果iPhone改為「美國製造」,考慮到美國缺乏人手及製造技術,足以大規模製造蘋果產品,每部手機成本可能高達3,500美元,折合超過27,000港元,加上蘋果公司要在全球採購大量零件,又需要幾年將生產線搬回美國,意味蘋果公司或其他科技企業放棄中國生產線的代價很大。

有內地輿論認為,電子產品對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美國是否豁免關稅,關乎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不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反覆無常,基於勞動力成本高昂等因素,美國想實現本土製造並不現實,企業及消費者都要做好準備。

我們明日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點擊重溫其他集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