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最新至全部
一個月
六個月
一年
最舊至全部
【醫療室】肺炎支原體屬常見病原體 醫生籲冬季加倍注意個人衞生
發佈日期: 2023-12-18 12:17



近期內地和香港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大幅上升。肺炎支原體是常見的病原體,輕症患者多數會自行痊癒,但醫生提醒,在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期,要加倍注意個人衞生。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細菌,可引致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透過患者飛沫,或接觸他們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每隔3至7年便出現一次社區爆發,上次爆發周期是2019年。
兒科專科醫生馮卓文指出:「這個細菌,本身可能都有一些免疫逃避的機制,令人類再感染細菌後,免疫保護力可能下降,第二是群體對於肺炎支原體感染所產生的免疫保護,可能隔幾年後會下降。之前那幾年新冠肺炎(病毒),大家都少了群體聚集,出外都是戴口罩。我們少接觸細菌之後,免疫保護力都會降低。疫情過後旅遊復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又恢復正常,所以病菌、病毒交叉感染的機會又會增加。」
根據醫管局數字,過去三個月兒童涉及肺炎支原體感染,而入住公立醫院的數字,每月約110至170宗,較今年8月的50多宗高出兩倍。大部分患者感染後,會有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但一些人會出現肺炎、腦炎等併發症。
馮卓文稱:「通常患者會有一些呼吸道的徵狀,加上發燒,他們會看醫生,做一個詳細的檢查,問診、做身體檢查,如果覺得似肺炎,可能需要做肺部X光,但要確診肺炎支原體感染,通常要做呼吸道分泌液PCR核酸檢查,測試有沒有肺炎支原體DNA,或者抽血進行血清檢查。」
醫生指現時並無疫苗可以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用抗生素去治療,提醒市民出入人多擠迫的地方,要注意個人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