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最新至全部
一個月
六個月
一年
最舊至全部
八分鐘國際新聞重點|美威脅向華徵巨額關稅/歐盟新出入境系統/北韓閱兵
發佈日期: 2025-10-11 13:30



【美國威脅向華徵巨額關稅】
中美貿易關係再度升溫,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滿中方收緊稀土出口管制,宣布下月起,向中國商品額外徵收百分之100關稅,又指不確定會否在本月底會晤國家主席習近平。中方計劃下周二起,對美國船隻徵收港口服務費,反制美方相同措施。
中美貿易休戰多個月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威脅向中國徵收巨額關稅。他周五在網上發文,指將由下月一日起,對中國貨已生效的三成關稅基礎上,額外加徵百分之100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件同日實施出口管制。
特朗普的聲明指,中國變得非常敵意,去信全球多國,打算對稀土等實施出口管制。他指,美中關係過去半年友好,中方突然實施貿易限制,令外界感到震驚;又稱中方長期壟斷稀土及磁鐵等重要資源,試圖掌控全球供應鏈,是陰險和敵對行為。
特朗普在另一帖文指出,似乎沒有理由在南韓慶州本月底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會晤國家主席習近平。他其後在白宮被記者問到是否取消美中元首會談,特朗普就指不確定。
美國總統特朗普說:「我不知我們會否舉行(美中元首會談),但我無論如何也會出席。我假設可能會有(會談),他們(中方)向全世界帶來大家無法想像的事情,這真的令人震驚。」
特朗普又威脅可能向中國出口的波音飛機零件收緊限制。路透社報道,中國現有1,855架波音飛機服役。
在北京,商務部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為理由,周四起規定境外組織和個人,向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原產於中國的金屬釤等稀土,必須獲得中方許可。而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等技術,未經許可亦不得出口。至於管制稀土永磁材料,將於12月1日起生效。
對於美方本月14日起,對中國企業擁有或經營的船隻開徵港口服務費,中方亦採取反制措施,同日起向美國船隻徵收特別港務費。中方強調,要維護中國海運企業的合法權益,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
中方多次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單邊保護主義注定傷人害己。
【中美關稅戰或影響本港赴美貨運訂單】
有本港廠家表示,如果美國下月起落實加徵關稅,預計明年復活節假期的赴美貨運訂單將會大受影響。
美國宣布下月起,向中國進口貨品徵收額外百分之100的關稅,連同原來已經徵收的關稅,合計將達百分之130。有本地廠商估算,若果措施落實,將涵蓋本港出口的貨品。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表示:「聖誕節的訂單基本上已全落貨,若目前仍未落貨的,只有一些高級些的貨品、要空運。理論上現時開始生產復活節產品,客人方面不會考慮購買你的產品,我們的客人會去其他地方採購,最大機會是東南亞。」
有國際關係學者認為,中美兩國元首原定會在月底,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會面,如今出現變數,有可能是借貿易爭端作為談判籌碼。
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指出:「外交的層面,很多時是一種姿勢。要知道談到最後,我們不知道結果如何,但有這種外姿勢,起碼令到對方有心理準備或預期。不代表中國及美國最後會談不攏,我相信反而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必須表現的強硬姿勢。」
他相信,中美兩國最終仍然能就貿易問題達成協議。
【歐盟新數碼出入境系統】
歐盟明天起啟用新的數碼出入境系統。所有非歐盟旅客首次入境時,均需登記生物辨識資料,包括臉部影像和指紋掃描。
計劃歐遊的非歐盟旅客,入境手續將會改變。歐盟星期日起啟用新的入境系統,將全面數碼化記錄來自非歐盟國家旅客的出入境資料。
旅客首次入境神根區各國,即包括大部分歐盟國家,以及冰島、挪威、瑞士等非歐盟國家時,需掃描護照及生物辨識資料,包括臉部影像與指紋等,之後再入境時則只需通過臉部識別檢查。
歐盟表示,新系統以電子方式,記錄非歐盟旅客的出入境日期與地點,邊境官員能即時查核旅客是否逾期停留,或受到入境限制,從而取代傳統護照蓋章方式。
旅客可能擔心啟用新系統,會否令過關時大排長龍。美聯社報道,掃描採集生物辨識資料過程需時約二至四分鐘,但有專家提醒民眾額外預留時間辦理通關,以免程序延誤而錯過航班。
聯合國旅遊組織秘書長特別顧問門迪華達說:「這是機場設施問題,並非航空公司問題,因此最終即使你在掃描過程受阻,航班亦可能仍然起飛,他們有自己需要執行的行程。因此任何會在未來日子旅行的人,特別是未來六個月,請為自己預留多點時間。」
部分歐盟成員國,包括德國與盧森堡,將分階段啟用新的數碼出入境系統,而愛沙尼亞則在新系統啟用首日,在所有邊境管制點投入運作。
歐盟認為,新系統除了可提高通關效率,還可提升邊境安全,目標於明年4月10日前,讓29個神根成員國全面實施新系統。
【北韓勞動黨成立80周年閱兵】
北韓舉行勞動黨成立80周年閱兵,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火星-20」亮相。領袖金正恩重申,將進一步強化國防力量,但未有提到南韓和美國。
北韓勞動黨成立80周年紀念閱兵,周五晚上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展示多種武器。其中最矚目的是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火星-20」亮相。
朝中社介紹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強核戰略武器體系的洲際彈道導彈『火星-20』縱隊。」
「火星-20」可以攜帶多枚彈頭,據稱能夠直接打擊美國本土。
另外,展出的其他武器,包括被認為能突破導彈防禦體系的高超音速武器,還有遠程戰略巡航導彈、無人機發射車,以及地對空、地對地導彈方隊等。
今次是北韓時隔兩年多再次閱兵,自2020年10月的勞動黨成立75周年閱兵式之後,其後五年間的八次閱兵,均在夜間進行。
今次閱兵,包括國務院總理李強、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及越南共產黨總書記蘇林等多國政要也有出席觀看。
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重申,將進一步強化國防力量,表示北韓必須發展成為能「消除一切威脅」的無敵軍隊,將憑藉強有力的革命武力,堅決反對非正義和霸權。
金正恩又提到,派往「海外戰場」的部隊發揮了戰鬥精神,並取得勝利。
韓聯社報道指,金正恩有關發言是強調北韓派兵支援俄羅斯打擊烏克蘭一事。而金正恩提及的「非正義和霸權」似乎是針對美國,但他並未直接劍指美方,也沒有向南韓釋放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