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新聞透視】內地焚化廠產能過剩 灣區合作是否出路?

發佈日期: 2024-06-22 02:32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現時全國有九百多間焚化廠,解決垃圾堆填問題之餘,更可以發電,但亦有焚化廠不夠垃圾焚燒。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解決本港垃圾堆填問題。

62歲的老汪住在惠州博羅的農村,這天他在家中煮午餐。當地政府要求他們將垃圾分類,再由相關部門運到焚化廠處理。

博羅村民老汪說:「餐廚垃圾是這裡吧,這個叫生活垃圾。」

2015年,老汪家附近興建了一座垃圾焚化廠,當時居民很反對,但現在感覺已經不再一樣。

老汪表示:「當初那個垃圾要堆到這裡堆那裡堆的,臭烘烘的都有的嘛。有了焚燒廠以後,這個環境大部分全部改變很多了,一個天翻地覆的改變了。」

全個博羅縣的垃圾都會送來這個佔地46公頃的焚化廠,由這條通道開始,垃圾已進入負壓空間,令臭味不會傳出去。已焚燒的垃圾會壓縮成為原本體積約兩成的殘渣,可以製成環保磚,另外有百分之3是含有重金屬的飛灰,現時只能堆填處理,同時會形成帶二噁英等有害物質的煙氣。

廠方說,會根據中國環境監管部門監管,確保排放已經去除所有污染。

博羅垃圾發電項目總經理助理李子龍指出:「我們在後端煙氣淨化處理設備設施裡面,還會噴入一些活性碳,來吸附掉一部分二噁英和重金屬。」

但近年,中國焚化設施「產能過剩」,單就廣東而言,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是垃圾量的1.2倍。

香港兩座焚化爐分別在明年及2030年代初才能啟用,合共每日處理9,000噸垃圾,不足以應付現時每日超過11,000噸都巿固體廢物。有立法會議員建議,特區政府和內地大灣區城市合作,協助處理香港的垃圾。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黃錦輝指出:「究竟我們還能否有足夠的垃圾,支持這個焚化爐的運作呢?有些人有些剩餘的資源,另外有些人又有這樣的需要,就是香港,為甚麼不撮合呢?」

環保企業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黃剛說:「主要都是法律和政策方面的一些障礙,我想從衞生、防疫條例、海關的要求,都要做很多很多改變,我想挑戰都是很大的。」

環境及生態局指,正在探索推動大灣區廢物資源處理一體化,把廢物轉為資源利用,回收再造,而不是將垃圾運上大灣區焚燒。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