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最新至全部
一個月
六個月
一年
最舊至全部
痱滋長期未癒或為舌癌先兆 藉手術控制癌細胞擴散或礙說話進食能力
發佈日期: 2023-01-16 14:15



不少人都試過生痱滋,但如果很長時間都沒有好轉,傷口又不斷擴大,就有可能是患上癌症的先兆,最好即時找醫生檢查。
Yvonne去年發現舌頭上出現了一個手指頭大小的潰瘍,持續幾個月都未痊癒,直到看牙醫時才發現有異常,建議她到專科作檢查。
Yvonne表示:「在左邊舌頭後面、近牙旁邊,有一顆尖牙,我以為它不斷刮損舌頭,所以才久久未癒。我也不為意這件事,就算牙醫告訴我這件事,我也不會懷疑自己患上癌症。」
醫生說,舌頭上出現一些小的潰瘍或腫塊,有機會是舌癌的初期病徵,但單從肉眼很難分辨是否患癌。
耳鼻喉專科醫生邱騏驄指出:「不要說是病人,就連醫生都未必能夠用肉眼,分辨舌頭上的潰瘍是良性還是惡性。雖然長痱滋的成因有很多,但絕大部分都不一定是惡性,有時候可能是感染,或不小心咬傷引起的創傷性潰瘍,有時候可能是一些免疫系統的原因,但一般來說,我們還是要經過醫生的診斷,懷疑是便要取組織去確認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情況。」
初期的舌癌可以透過手術控制癌細胞的擴散,但需切除部分舌頭組織。
Yvonne稱:「剛做完手術,情況不太嚴重,說話有點口齒不清,但不是太嚴重。起初發音上,主要是舌頭,舌頭的發音比較困難,例如d、t、c的發音。」
我們的舌頭由不同的肌肉組成,幫助我們咀嚼、吞嚥、發音和感受味道。舌尖的肌肉主要負責說話,舌背就主要負責吞嚥。由於手術切除了部分舌頭組織,改變了舌頭的結構,病人說話可能會變得口齒不清,進食出現困難。
邱騏驄說:「當做手術後,這三個功能都會打折扣,所以很多時教病人重新進食,甚至說話。很多時都要依靠和言語治療師合作,令病人重投正常的生活。」
Yvonne在言語治療師的幫助下,經過一年時間訓練,已經可以如常上班,和其他人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