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抑鬱症常見病徵包括情緒低落及失眠等 醫生稱若病徵持續應及早求醫

發佈日期: 2022-05-23 12:09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疫情陰霾持續兩年多,不少市民壓力超出負荷。有醫生指抑鬱症常見病徵有情緒低落、失眠、食欲不振或暴增等,情況持續超過兩個星期需要特別小心。

黎先生經營裝修公司38年,2019年他患上抑鬱症,之後又遇上疫情令生意難做,間接令他病情惡化。

黎先生說:「如果你突然間停工,貨物要再給錢。很煩,覺得不想再生活下去,每樣事情都做不到,又幫不到公司,又幫不到家,又幫不到一些師傅,會自殘、抓手、抓頭、拍打自己胸口。」

有醫生指長期受壓,大腦有機會出現變異和神經線萎縮,例如背外側前額葉位置會變得不活躍。

中大精神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陳蔓蕾稱:「如果這個位置不活躍,其實神經線分泌一些單胺類的物質,例如血清素,如果不足夠,就不可以壓抑腦深層的位置,腦深層位置會導致抑鬱症的徵狀。」

陳蔓蕾指在疫情期間,她診治的抑鬱症和焦慮症病人多了一倍,她建議病人及早求醫,尋求幫助。

陳蔓蕾表示:「抑鬱症復發頻密,其實那個高階功能,包括執行能力、處理能力、記性、專注力,各樣都會損耗,所以最好有任何症狀都是盡快求醫。」

她指,若患者沒有病徵就立刻停藥,復發率有四成;服用多半年至九個月藥,復發率可減至大約二成。建議病人要完成整個療程,日常亦要盡量紓解壓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