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醫療:牙醫指長期戴不合身假牙 易患牙托性口炎

醫療:牙醫指長期戴不合身假牙 易患牙托性口炎

發佈日期: 2016-11-28 15:27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本港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逾四成人有假牙,假牙長期使用會耗損,牙醫指出,長期使用不合身假牙,容易患上「牙托性口炎」。

陳伯這副假牙戴了二十年,近來不時「移位」,減低進食趣味。陳伯表示:「用久了,吃東西覺得鬆。要小心點不要跌出來,不要弄毀,不喜歡吃東西、吃骨頭時咬到(牙)肉,會痛、不方便。」

牙醫為陳伯再造一副「合身」的假牙,陳伯的面部輪廓看來也變得飽滿了。牙醫說長期用「不合身」的假牙會加速牙槽骨收縮,假牙接觸的牙肉磨擦增多,容易導致口腔黏膜受傷發炎,增加患「牙托性口炎」機會,令牙肉腫痛。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臨床副教授梁超敏表示:「『牙托性口炎』的主因是一種真菌,稱念珠菌,其實我們正常人身體都有念珠菌,但通常在身體比較弱或者長期服藥的人。通常免疫力較差,容易受真菌感染。在牙托中,其實有很多微細洞孔,很容易藏有很多微生物,所以如果可以,大約五年要考慮更換新牙托。」

假牙的損耗如果不嚴重,可調校或修補、改善咬合。如果調校後發炎沒有改善,就需要服用抗真菌藥。牙醫提醒用假牙謹記勤加護理,例如飯後要清洗。不需要用、包括睡覺時應將它放入水中,因為假牙由塑膠製造,本身有水分,長期放在乾燥環境中,很容易乾裂。

香港有多少人患「牙托性口炎」呢?醫生指全港大約有百分之1至2用假牙的長者患「牙托性口炎」,長者覺得假牙不合身不應自行調校。牙托性口炎症狀不明顯,醫生建議使用者每年檢查口腔。

想假牙「壽命」長一些,是否要「戒口」呢? 醫生說不用戒口,但不建議咬硬的食物,好像一些海鮮的殼、果仁之類。

另外,如果將牙力聚集在一點,假牙容易移位,舉個例,食蘋果可以先切片,再用兩邊牙食,用力就會平均。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