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最新至全部
一個月
六個月
一年
最舊至全部

醫療:長期服藥或致口乾增蛀牙風險
發佈日期: 2015-08-10 15:31


很多長者都有蛀牙及脫牙的問題,牙醫指出或與本身患有慢性疾病,要長期服藥有關。部分藥物的副作用是口乾,蛀牙的風險較其他人多三倍。
84歲謝婆婆這排如此漂亮的牙是假的,謝婆婆笑稱:「一顆脫掉又一顆,然後就脫光了,都蛀光了,蛀剩六顆牙齒。」除了牙齒越來越少,亦有另一個苦惱:「口乾時,臉上的肉會黏著牙齒,說話時會咬到,我現在跟你說話又咬到了,咬得很痛。」
牙醫過去十多年為謝婆婆補牙,發現她患有心血管病,每日要服食十幾款包括血壓、心臟及止痛等藥物,導致口乾及蛀牙。香港牙醫學院臨床副教授梁超敏解釋指:「有很多種類的藥物其實都會導致口乾問題,例如抗抑鬱藥、抗柏金遜藥、一些精神科藥物、心臟病藥物。其蛀牙風險高於沒有吃藥的人三倍。」
每當吃完東西口腔酸鹼值偏酸,口水有沖洗作用,中和口腔裡的酸性及殺菌,約半小時後口腔的酸鹼值會回復至正常。相反,口水分泌較少的人,牙菌膜容易積聚,較易蛀牙。
一些要長期服藥的市民,可能出現口乾問題已長達十多年,但習慣了而未有察覺。想知道自己是否口乾?可以進行測試,把乾匙羹放進口中,若發現黏著腮的位置就代表很可能是口乾 。牙醫指出,飲水只能紓緩口乾的感覺,對防止蛀牙幫助不大,建議病人盡量在日間、或在睡前數小時服藥,因為睡覺時口水分泌較少更易引致蛀牙。另外,每次進餐約半小時後刷牙,即每天刷牙三次,徹底清潔牙齒。
為甚麼一些藥物會導致口乾?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表示,除了剛才提及的藥物,還有癌症藥、安眠藥、傷風感冒藥都會導致口乾。雖然每種藥物的成分不同,但效能都有相同的副作用,就是會影響神經系統,抑制口水分泌,導致口乾。
吃多少藥才會導致口乾呢?藥劑師指,服用一種藥出現口乾機會大約百分之17,吃兩種藥出現口乾的機會就會提高至百分之33;吃得越多就越口乾,吃藥約一星期後問題就會顯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