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醫療:手握力可測健康 加強體質增壽命

醫療:手握力可測健康 加強體質增壽命

發佈日期: 2015-07-06 15:32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香港有紀律部隊的入職體能測試新增手握力測試。有研究指,手握力可以反映身體健康狀況,從而得知哪些人較長命,哪些人容易死於某些病。

你有多「大力」呢?進行手握力測試便知道。十位身型差不多的男女接受挑戰。成績最好的一男一女都有共通點。譚小姐表示:「我打壁球,所以這隻手可能比較大力。」而鍾先生也說:「平常運動經常與同學一起打籃球之類。」

加拿大有大學的研究指出,手握力不單止反映體能。 研究從2003至2009年,於十七個國家找了近十四萬人進行跨種族測試,測出男、女性手握力的平均值。 再追蹤這群人四年,觀察身體狀況有何變化,結果發現手握力每低5公斤,整體死亡風險增加一成六, 因心血管病導致死亡的風險增加一成七,導致中風的風險則增加百分之九。

心臟科醫生指出,手握力反映前臂肌肉力量,能引伸到身體其他肌肉的情況,甚至一個人的健康狀況。醫學會會董黃品立表示:「如果你的前臂力量很低,往往可能引伸出來,你根本已有血壓高,膽固醇、血糖或吸煙,或種種原因,引致你肌肉的供血量不足引致肌肉不夠力。手握力好的人其實少些患上疾病,尤其心血管病,而患上後亦沒那麼易死亡。」

黃品立建議,一般健康中心或家庭醫生,為市民進行身體檢查時可考慮引入手握力測試作為初步健康評估,每隔一段時間再做測試都能看到手握力有沒有進步。手握力差的話,建議透過醫生問症、驗血、照X光、進行心電圖等找出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市民的手握力多少怎樣才是正常呢?醫生指,手握力測試並無一個適用於各國人口的統一標準。不同種族、高矮肥瘦、年紀等等,手握力的參考值都不同。如果市民要比較手握力就要找一個同你差不多高矮肥瘦及年紀的人來比較。手握力檢查暫時只可以成為一個指向性的檢查,推斷一個人是否較大機會患病。

有什麼方法可增強手握力呢?醫生指,多做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等都可以改善體質增強手握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