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全部

時間:

最新至全部


跑樓梯

發佈日期: 2018-11-25 05:15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到處都有樓梯,原來它是一個鍛鍊身體的好工具,世界衞生組織美國疾病及預防控制中心建議,利用日常生活環境多做運動,包括走樓梯。英國亦有研究指,每日步行一百級樓梯,死亡風險可降百分之20。

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容樹恆表示:「正常人來說,如果膝關節健康,跑樓梯有幾個好處,第一,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減低體重、燃燒脂肪,第二,跑樓梯都是一個負重的運動,對於骨骼的健康有莫大好處,避免骨質疏鬆,第三就是跑樓梯對大腿和核心肌肉的發展和強度有很大幫助。」

非常氣喘、心跳非常快、腿部四頭肌非常繃緊。沒錯,這次是我人生挑戰得最多樓梯數目。有人認為上樓梯比下樓梯更易勞損關節,專家有不同說法。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一個成年人健康的關節,不論上樓梯還是下樓梯,都不會對膝關節有結構性影響,反而上樓梯可增加大腿前方的肌肉力量,強化肌肉更有效保護膝關節,亦都可以延緩退化的機會。當膝關節本身已有退化跡象,下樓梯就會容易加劇對膝關節的壓力和負荷,因為下樓梯時大腿會作出『離心性收縮』,加上身體的重量向下壓,膝關節造成的壓力相比上樓梯更多。」

本港下月將舉辦大型跑樓梯比賽,賽前除了要加強心肺功能和核心肌群力量外,比賽期間亦需要利用上身力量去帶動身體,以減輕腳部負擔。

跑樓梯想跑得更快而又省力,選手建議可因應自己情況「跨」級,而手就可以握著扶手,用力把身體拉上去。

2016年里約奧運馬拉松香港代表姚潔貞說:「通常都是拉力較多,除了掌上壓之外,有一些機器都是負責拉力部分,例如划艇、風帆都經常需要訓練這些動作,這些儀器就能幫助訓練。」

姚潔貞又提醒,跑樓梯期間如果感到頭暈,就應馬上改為慢行,讓身體「回一回氣」,比賽前亦要有充足熱身和進食早餐。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