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全部

時間:

最新至全部


暖化了 風起了 受災了?

發佈日期: 2024-10-09 13:20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歡迎收看《世界觀》。

美國個多星期內遭受兩股颶風吹襲。最新一股在墨西哥灣上的風暴米爾頓,佛羅里達州嚴陣以待,當地政府、氣象專家、媒體等都強烈呼籲居民要小心。全球氣候變化,世界各地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人類又可以做到甚麼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佛羅里達州個多星期前才遭受颶風海倫妮蹂躪。另一個更強的風暴米爾頓,已經「摩拳擦掌」,由墨西哥灣逼近。上輪風災的破壞都未及清理,就要為有機會降臨的災難做準備。當地政府在居民可能還未定神之際,都作出強烈警告。

佛羅里達州坦帕市長卡斯特說:「如果你選擇留在須疏散的地區,你就會死。」

佛羅里達州希爾斯伯勒縣警長克羅尼斯特表示:「這個風暴與眾不同,如果你身處撤離地帶,請即離開。」

米爾頓曾在十多小時之間,由一級颶風增強至五級颶風,環流結構完整,被形容為百年來吹襲佛羅里達州的最強颶風。

颶風帶來的危機,關注的不止地面,連在美國龍飛船奮進號上的太空人都關心,在社交平台分享俯瞰風暴的縮時片段。大自然的威力,連「見慣風浪」的氣象專家都感到驚恐,一段接受電視台訪問的內容,亦在互聯網世界「瘋傳」。

氣象專家莫拉雷斯稱:「這是個超強、超強、超強颶風。它(氣壓)下降,十小時內(氣壓)下降50毫巴。對不起,這真的很可怕。」

過去100年,大西洋有約40股五級颶風,近八年形成的已經有十個。氣候專家指趨勢與全球暖化息息相關。美國有研究指,氣溫每高攝氏一度,低層大氣就可容納多百分之七水氣,意味颶風可以帶來比以往多四成雨量。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局長斯賓拉德說:「我們知道溫暖海平面溫度,是熱帶氣旋迅速增強的重要因素,令它們成為主要颶風。而主要颶風亦是氣旋能量指數的主要量度指標,過去幾年氣旋能量指數錄得高水平,這是歷史上最具破壞力颶風生成的幾年。」

並非只有大西洋的風季比以往更極端,全球多地會受風暴影響的區域,亦對全球氣候變化感到擔憂。

中國今年發表的《氣候變化藍皮書》,稱自1990年代開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數量少了,但變得更強。日本有大學研究亦指,氣候暖化,風暴會維持更長時間,水氣充沛亦會帶來更強的降雨。

當全球各國爭取達致碳中和,碳排放大國美國在特朗普擔任總統時,下令退出減排控制暖化的《巴黎協定》,同時大幅削減應對氣候變化、天氣預警等方面的開支,雖然拜登上任後推翻命令,但有亞太區媒體就引述專家,認為一旦特朗普重返白宮,可能再次暫緩減排措施。人民日報曾作出分析,稱相信美國接連風災,將迫使當地社會重新思考應對氣候變化、減災防災等措施。

今年風季,香港暫時發出過一次八號信號。對比去年有三個熱帶氣旋要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今年可以稱是相對安穩度過。不過面對氣候變化大趨勢,短期的僥倖,的確未必等同可以避開全球共同命運。

我們明天繼續《世界觀》,觀世界。

無綫新聞 TVB News